|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 B.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升起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判断,①地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判断位于赤道;②③两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故判断位于北半球,且同一时间,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较③大,故判断②地纬度较③低。④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判断位于南半球,且④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与③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故判断③④两地纬度相同,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选A项。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①表示赤道,一年中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66°34",A错误;由于6月10日较6月1日的太阳直射点纬度高,故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正确;
小题3:⑤曲线表示该地夏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长,故判断位于北半球,而夏至日昼长约18小时30分,判断该地的纬度较高,故与③地最接近。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南北半球和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结合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判断纬度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侧水循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示意图中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2.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循环
E.①蒸发
F.②水汽输送
G.③降水
H.④地表径流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
1.图示水循环位于海洋与陆地之间,为海陆间循环。
2.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为④环节。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为某日a、b、c、d四条纬线上太阳高度随经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纬线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为北半球,d为南半球
B.ab之间的纬度差等于bc之间的纬度差
C.a昼长最长,bc昼长相等,d昼长最短
D.bd两地纬度值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综合判读。先算昼长:横坐标每格为30°,b地8格,16小时,c地6格,12小时,d地4格,8小时,a地介于16和12小时之间,为直射点,所以很容易判定:①ab两地位于同一半球,d位于另一半球,c地位于赤道;②b地昼长+d地昼长=24,∴bd两地纬度值相同;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据图完成。
小题1: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小题2:有关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最大昼长小于1 2小时
B.②地在回归线上
C.③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D.④地四季分明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③地昼长变化幅度为0,位于赤道上,纬度最低,②地昼长变化幅度为24小时,该地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所以该地纬度最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①地昼长最长大于12小时;②地位于极圈与极点之间;③地位于赤道,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④地位于温带,四季分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