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
[???? ]
A.集聚现象
B.分散现象
C.产业升级现象
D.产业转移现象
2.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 ]
A.增大就业压力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促进技术创新
D.改变能源政策
参考答案:1、BD
2、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九大钢铁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分别以原料、动力、市场为主要区位因素的钢铁基地是
[???? ]
A.鞍本、攀枝花、京津唐
B.马鞍山、包头、京津唐
C.武汉、攀枝花、重庆
D.鞍本、太原、上海
2、下列钢铁基地与其所属东、中、西部经济地带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
A.东部——京津唐、上海;中部——马鞍山、武汉;西部——包头、太原
B.东部——上海、马鞍山;中部——太原、武汉;西部——包头、攀枝花
C.东部——鞍本、京津唐;中部——包头、马鞍山;西部——攀枝花、重庆
D.东部——鞍本、上海;中部——武汉、重庆;西部——太原、攀枝花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环黄海经济圈(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沿黄海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日本和韩国企业在中国城市投资办厂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比较说明图示两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日本和韩国积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两国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地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日、韩三国地域相邻;日本、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与管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鄂毕河流域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河流比降极小,每千米落差只有l—10cm。河流水流缓慢,河床弯曲,在宽阔的河漫滩回旋。甲图为鄂毕河及其附近地理事物分布图,图乙为鄂毕河流域图。

材料二??鄂毕河径流量年内分配状况
径流量年内分配
| 3—6 月
| 7—8 月
| 9—11 月
| 12—次年2月
|
45 %—50%
| 20%—30 %
| 15%—20%
| 5%—10%
|
(1)图甲中南部工业区是俄罗斯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工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鄂毕河有哪些补给来源,并说明依据。(12分)
(3)图示区域沼泽广布,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附近分布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丰富;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据图分析,该工业区附近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区的发展提供能源和原料;有铁路经过,铁路交通便利,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
(2)联系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去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3—6 月径流量比重较大,因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有大量积雪,春季融化,所以可判断此时期主要补给来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12—次年2月径流量比例10%一15% ,但该季降水少,所以应主要表现为地下水补给;鄂毕河的上游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可判断有降水补给;该河为我国境内的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海拔高,夏季有冰雪融水补给,所以可判断有冰雪融水补给。
(3)联系沼泽的形成条件去分析,从蒸发排泄条件分析,纬度高,气温低,燕发量小;从下渗排泄条件分析,冻土层分布广泛,水分不易下渗:地表排泄条件分析,地势低洼,排泄不畅;从水源条件分析,河流支流多,落差小,水流缓慢,河床弯曲,排水不畅;河流流向北冰洋,有凌汛现象,会造成下游河水漫出河道。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 ]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