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04年世界首例旱地种植的杂交旱稻在上海诞生,杂交旱稻种植与传统水稻相比,节省劳动力,且产量持平。据此完成问题。1.杂交旱稻在干旱的地区推广并获得高产,这说明2.上海传统水稻区改种杂交旱稻,导致该地区
A.水资源不再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B.科技进步使农业对土地资源质量要求更高
C.生产力发展使人类所需的资源量减少
D.科技进步缓解了水资源对农业的限制作用
E.耕作劳动力增加
F.水田耕作变为旱地耕作
G.粮食消费大量增长
H.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1.杂交旱稻培养属于培养良种,属于科技改善农业生产对水源的要求。
2.上海的传统水稻区为水田农业,杂交旱稻种植属于旱地农业,可节约水资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iPod产业链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该类工业的指向型为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场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
E.各零部件因在生产上的联系而自发地集聚
F.iPod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得益于铁路、水运等交通的迅速发展
G.该工业为寻求最优区位,形成工业分散的现象
H.此类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生产。
1.图示反映的是电子信息产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
2.该类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时间较短,为了获取最大利润,iPod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成本最低的区位,生产上的联系属于分散而非集聚。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和其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回答下面3题。
?
1.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3.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成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科技因素
D.交通因素
E.农业技术的改进
F.劳动力的转移
G.市场需求的变化
H.自然条件的改变
I.混合农业
G.乳畜业
水果园艺业
商品谷物农业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本题解析:考查农业变化。
1.从发展规模变动图看出,由于经济发展,使得发展规模变大。
2.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们对花卉和蔬菜的需求量增加,农业发生了变化。
3.根据题干可知,该地既有种植业(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又有畜牧业(特种禽畜)、渔业,因此属于混合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①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据此回答问题。1.诗中①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有可能是2.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最主要是
A.水稻
B.甘薯
C.冬小麦
D.春小麦
E.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利于作物安全越冬
F.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G.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H.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都充足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1.材料反映该地区位于西安附近,故5月为冬小麦成熟时期。
2.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是水热条件,故从向阳坡和迎风坡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某地政府拟开办一家工厂,在选定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比较如下图。据图完成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该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2.假如产品销售价格相同,那么从成本构成看,该工厂应选址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
D.原料导向型
E.甲地
F.乙地
G.丙地
H.丁地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在选定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中都是原料费用最高,所以按主导因素划分,该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原料指向型。
2.假如产品销售价格相同,结合图中各个位置的成本构成进行累加,可知该工厂应选址在丙地总成本最小。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从影响工业成本的主导区位因素和工业生产的最终目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