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四) 
            
            
            
 A.热量 B.水分 C.植被 D.土壤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分析,①在赤道附近数值最大,根据最大值判断,若是温度曲线,则气温接近50°C,所以不可能是温度,该纬度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在2000mm以上,所以应是降水量,不是蒸发量A错。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植物生长量大,纬度升高,植被减少,植物生长量少,②是植物生长量,不是降水量,B错。③曲线在20°-30°纬线附近数值最大,,这里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旺盛,赤道附近因降水多,阴天多蒸发较少,所以应是蒸发量,C错。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读图可以判断,④是气温曲线,D对。
【小题2】②曲线是植物生长量,在 纬度20°附近数值最小,主要是因为气候干旱,水分少,形成了沙漠气候区,以荒漠植被为主,所以生物量小,B对。②曲线两侧地区或热量多,或热量少,生物量都比该地大,所以A错。植被小的原因是气候干旱,水分少,C错。土壤是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D错。
考点: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植物生长量与纬度的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的原因是(   )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
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相比海洋增温快。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夏季增温强烈,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更加强了越过赤道的西南风的势力,使赤道辐合带向北推移到赤道与北纬 12~15°之间。赤道辐合带 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吸收太阳能量的热容量大,夏季增温慢,与北半球相比,西北风形成的气压梯度力小,赤道辐合带向南移动幅度小, 控制的地区范围比北半球小。所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考点:该题 考查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 共9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
|   | 气候类型 | 干季 | 湿季 | 
| 多多马 | 热带草原气候 | 5~10月 | 11月~次年4月 | 
| 基塔莱 | 11月~次年3月 | 4~10月 | 

参考答案:(1)东岸比西岸气温高。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和数值变化,可知东岸比西岸气温高。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是沿岸洋流的性质不同,东岸受暖流影响(马达加斯加暖流),暖流有增温作用,所以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响(本格拉寒流),寒流有降温主要,所以气温低。
(2)根据图中M地的气候资料分析,最低气温在150C以上,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分为干湿两季,应是热带草原气候。从位置分析,M地地处热带,全年气温较高,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多,形成湿季;冬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形成干季。
(3)马赛人一年中游牧位置的变化应该是随草原的草类枯荣变化而变化。从材料二可以看出,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1月~次年4月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所以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11月~次年4月往南迁移。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以色列以进口低价的粮食及饲料,集中力量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欧洲,被称为欧洲人的“果园”“菜篮”。
材料二:地中海局部区域图。
材料三: A城市气候(海拔30米)
|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气温(℃) | 12.2 | 12.8 | 14.8 | 17.8 | 20.3 | 23.2 | 25.1 | 25.6 | 24.2 | 21.4 | 17.6 | 13.8 | 
| 降水(mm) | 126.9 | 90.1 | 60.6 | 18.0 | 2.3 | 0.0 | 0.0 | 0.0 | 0.4 | 26.3 | 79.3 | 126.4 | 
|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气温(℃) | 0.1 | 1.9 | 6.1 | 11.2 | 15.5 | 19.6 | 22.9 | 22.6 | 18.3 | 12.6 | 7.1 | 2.6 | 
| 降水(mm) | 47.0 | 36.3 | 36.3 | 48.3 | 54.6 | 37.4 | 13.8 | 12.4 | 19.3 | 26.8 | 33.4 | 49.0 | 
|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气温(℃)   | 13.6 | 14.9 | 16.9 | 21.2 | 24.5 | 27.3 | 27.6 | 27.4 | 26.0 | 23.3 | 18.9 | 15.0 | 
| 降水(mm) | 7.0 | 4.0 | 4.0 | 2.0 | 0.0 | 0.0 | 0.0 | 0.0 | 0.0 | 1.0 | 3.0 | 5.0 | 
参考答案:(1)C(1分),副热带高(1分) 信风/东北信风(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三表格中数据分析,降水最少的城市是C。C城市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降水少。年温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根据数值判断是B城市。主要原因是B城市纬度较高,昼夜长短年变化大。B城市处在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强。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所以年温差大。
(2)从自然条件分析,以色列与人口稠密的西欧相比,以色列的纬度低,地处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夏季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水果的品质好,而西欧则不具备这些条件。以色列冬季气温高,有利种植反季节蔬菜,占领欧洲市场。
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以色列与周围的阿拉伯国家相比,以色列重视对农业技术的培训,拥有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以色列实行优惠的农业政策,具有发达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具有高效的农业节水技术、优良的品种,先进的保鲜技术。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不具备这些条件。
(3)B城市纬度较高,夏季受西风影响较多。该地海拔较高,夏季多地形雨。所以B地夏雨略多。根据表格数据,此地年降水量为400mm左右,适合牧草生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差较大,不适合大面积粮食种植,适宜畜牧业发展,所以畜牧业为主。
考点:该题考查降水量和气温分布及原因,西欧农业发展的有力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