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判断回答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最吻合的是
A.甲环境要求高,乙环境要求低
B.甲工资水平低,乙工资水平高
C.自然条件对甲、乙均无明显影响
D.甲乙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相同
E.服装工业、化学工业
F.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工业
G.水产品加工业、微电子工业
H.纺织工业、石油加工工业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甲工厂原料投入高,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乙工厂技术投入高,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所以甲工厂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乙工厂低,所以乙工资水平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甲工厂原料投入高,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乙工厂技术投入高,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微电子工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包括2.图示农业属于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E.粗放农业
F.密集农业
G.商品农业
H.自给农业
参考答案:1. BD
2. B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1.M地带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为小麦—玉米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产品商品率高,故AC错误。
2.该地区的小麦—玉米种植,投入的生产资料多,属于密集农业,产品商品率高,属于商品农业。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山西省某地区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该地区经济的核心是2.围绕能源开发,该地区构建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采掘业
B.加工工业
C.原料工业
D.冶金业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②④
H.③④⑤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1985年采掘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最大,是该地区的经济核心。故选A。
2.该地区是能源主要是煤炭,并且铝、铁资源丰富,所以构建的产业链是煤—电—铝、 煤—焦—化、煤—铁—钢 。故选C。
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是
A.地形
B.土壤
C.市场
D.水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冰岛不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地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温度低不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影响冰岛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区位因素。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2.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农业技术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