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4分)读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参考答案:(1)黄土高原;二;温带季风气候;?? (2)东北平原;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据下表的气候资料,回答题。
A.①华北平原②云贵高原③东北平原④雅鲁藏布江谷地 B.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云贵高原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华北平原 C.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东北平原③云贵高原④华北平原 D.①云贵高原②东北平原③华北平原④雅鲁藏布江谷地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直接根据表格的气温、降水量分布判断,①地终年气温较低,尤其夏季气温较低,故判断可能为高山气候,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②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③地最低气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但④地的最低月温在-8°C以上,故判断位于华北地区。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①地为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和青稞;②地位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小麦、甜菜等;③地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棉花、水稻等;④地位于华北,主要的农作物为小麦。故B项符合。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气温、降水量的分布概况准确判断我国的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主要的农作物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目前我国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5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大。属于石质荒漠化形成的条件有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可溶性岩石广布
③昼夜温差大 ? ? ?④地势低洼,易于积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石漠化是喀斯特地貌地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地表岩石裸露的现象,故与当地的喀斯特地貌,强烈的流水侵蚀即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掌握石漠化的主要形成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自(见图)是云南建县最早的24个千年古县(现为蒙自市)之一,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高原,南盘江和纽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796.4毫米,有龙宝洞(石灰岩溶洞)、五里冲水库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名胜。
材料二??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蒙自工农业发展受到限制,经过不断改造,使经济得到一定发展(见下表)。
2009年蒙自经济数据
?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产值(亿元) | 60.67 | 10.70 | 30.93 | 19.04 |
同比2008年增长(%) | 13.8 | 7.1 | 15.2 | 15.1 |
三次产业比重 | ? | 17.6:51.0:31.4 |
参考答案:
(1)纬度低,蒸发旺盛(2分),降水偏少(2分);地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地位于亚热带气候区,温度高,蒸发量大;年平均降雨量796.4毫米,降水量较小;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显著,地表水下渗严重,导致地表水缺乏;又位于分水岭位置,水源外流。
(2)针对缺水问题应开源节流。开源:植树造林,涵养水源。节流: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科技,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
(3)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2009年与2008年相比,不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三大产业分别的产值,都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的增长幅度更大;工业在产值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农业所占比重最小。(该题可以直接从表中信息得出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