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A.小于等于20 B.大于20,小于25 C.大于15,小于20 D.大于20,小于40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小题1:比较两图可知,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在图示范围的西部,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其1月晴天出现频率为70~80%,7月为5~10%,所以其变化幅度为60~75%。
小题2: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①地处于15---20等值线之间;
小题3:图示②位于四川盆地,受盆地影响,水汽不易扩散,故多阴雨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下列海港中,属于煤炭、石油主要输出港的是(??? )
A.大连港
B.秦皇岛港
C.天津港
D.连云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既考查主要交通站点中港口的有关问题,又考查了我国能源的分布情况。只要想到大秦线,经秦皇岛的石油管道,便能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海外华侨原籍多在(?)省
A.广东和海南
B.广西和台湾
C.福建和广东
D.海南和台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由于南部沿海开发较早,故广东、福建是我国海外华侨最多的省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江苏某市1998~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该市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B.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少
C.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D.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缩小
小题2:这一时期该市人地关系特征可概括为
A.低水平协调
B.初显不协调
C.高水平协调
D.严重不协调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江苏是沿海省份,经济受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带动较大,所以经济水平发展较快。我国是一个经济水平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服务业不会是占比重最大的,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占的比重会下降。所以工业占的比重是最大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A对。第一产业占的比重减少,产值不会减少,我要人口众多,总人口增长速度快,第一产业产值始终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并有改善提高。B错。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三产业比重是波动上升,C错。图中第一、二 产业比重差距不断增大,D错。
小题2:读图,从曲线的变化分析,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大,第一产业比重减小,说明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而农业用地在减少,所以会加重土地的负担。工业占的比重越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就越大,人地关系就越不协调。图中工业所占比重超过了50﹪,所以这一时期人地关系呈现出严重的不协调。D对。A、B、C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三个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强烈发展的三个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塔里木河下游荒漠化的发展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周围荒漠化的发展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科尔沁沙地西部;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塔里木盆地西部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环境问题。(1)直接结合图示概括。(2)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东部的草原牧区和南部的西南部的灌溉农业地区。(3)河流下游的荒漠化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枯萎,故荒漠化扩展。绿洲边缘的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樵采而导致的植被破坏,荒漠化扩张。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