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下列关于我国寒潮的正确叙述是
A.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
B.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低
C.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增强;
D.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
E.冬季寒潮发生频次高,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
F.秋末和初春发生的频次低,但是强度比较大,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
G.寒潮发生频次高的年份,农业生产的减产一定比较严重
H.东北地区寒潮发生的频次高于南方,但是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有可能比南方小
2、单选题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繁发生,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破坏,读表2,回答问题。
1.表中所示三次地震中,智利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少。主要是因为
①震源较深????②震级较小????③发生在夜间??④人口密度较小2.关于三地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3.汶川地震发生时,在西江上的一艘渔船上人们感觉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E.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成正比
F.震源均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
G.三地所处地震带不相同
H.均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I.左右摇晃
G.上下颠簸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试用板块学说分析我国西南地震频发的原因。(4分)
(2)简述A地区地形特点及其形成原因。(8分)
(3)填表回答:B、C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
?
4、综合题 2010年10月26日8时30分,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这标志着三峡工程由初期运行期转入正常运行期。长江三峡地区,河谷深且岩层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育。现在我们所看到库区的高低水位区间的岸坡,除了宽厚的堆积阶地以外,都是基岩裸露或碎石堆积,这是百年出现一次的洪水(水位涨落约30米)侵蚀的结果;但三峡水库形成后,水库水位每年涨落30多米,这意味着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比自然洪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增强100倍。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正常蓄水后,分析对库区周围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
5、单选题 阅读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灾害自救的几种方式。
1.在材料一中a、b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2.材料二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A.冲锋舟
B.食品
C.矿泉水
D.棉衣
E.②⑥
F.②③④
G.①⑤
H.③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