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开发错误的是(??)
A.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黑土、黑钙土,这些土壤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生产力高
B.东北地区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和三江平原的西部
C.松嫩平原的中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D.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东北地区的黑土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的西部等地区,而松嫩平原的中西部为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故B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并能结合选项逐一分析,注意比较分析,本题还可与上题形成题组设计。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5“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图示①表示西电东送的北线,主要是把山西、陕西的火电送往京津唐;②表示西气东输,为天然气的东送工程;③为西电东送的南线,主要是把珠江上游的水电送往珠三角。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图5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12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6分)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12分)
参考答案:
(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
本题解析:
(1)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因而可以推断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盆地周围绿洲地带;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光照、热量、灌溉水源等方面。
(2)该区域位于我国南疆地区,远离我国广阔消费市场,由于我国人口多,对棉花需求量大,棉花易储存、易运输,该区域交通条件逐步改善,根据材料可知棉花品质优良,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3)根据材料提示“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可知,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这是都是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根据题目关键词“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其对区域环境的产生是不利影响,主要是从不利影响来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为我国某一区域简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试比较A山脉东西两侧气温、降水大小关系,并说明其理由。(8分)
(2)A山脉是一著名自然保护区,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什么?(4分)
(3)甲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B湖泊产生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1)气温:冬季东部大于西部,东部受海陆位置影响,西部受冬季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主要从影响该山脉东西两侧的不同的大气环流角度分布。(注意冬季的西北风和夏季的东南风影响)。
(2)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3)种植业的发展对河流中下游的影响主要从大量用水和使用化肥、农药、种植业破坏山区植被等角度分析其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6分)材料一:图示某区域提出建设以X城市为核心、X和T两城市连线为发展主轴的空间发展格局,形成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规划中,X城将建设成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旅游目的地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把蔬菜生产基地迁移到T城市。

城市
| 月份
| 1
| 4
| 7
| 10
|
T
| 气温℃
| -2
| 12.6
| 22.8
| 11
|
降水量㎜
| 5.1
| 38
| 84.6
| 47.1
|
X k*&com
| 气温℃
| -0.1
| 14.7
| 26.6
| 13.9
|
降水量㎜
| 6.9
| 43.0
| 98.6
| 59.9 k*&com
|
(1)比较X和T两城气候特征上的异同点,并指出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12分)
(2)简述图中X城所在地形区主要的形成原因。(4分)
(3)说明图示地区经济发展主轴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8分)
(4)分析X城选择T城作为蔬菜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1)(12分)共同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