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24 17:18: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 回答25~26题。
 小题1:该河流分布于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高寒区 D.东北地区
| 小题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有冰川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两个汛期 C.没有结冰期 D.年径流量大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材料二:山东半岛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山东半岛城市群示意图
 (1)简述材料二所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山东半岛有“温带水果之乡”之称,试分析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半岛水果生产带来的影响。(6分)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述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区位优势条件。(8分)
参考答案:(1)半岛内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部地区以沿海平原为主;地势由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1)地形特征需要指出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2)城市化的发展对水果生产的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主要从影响市场、交通和技术的发展;但也侵占土地,加重环境污染;(3)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资源和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12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均填字母) (2)山脉G为???????????东侧的地形单元为????????????,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3)④是????????省(简称)境内的水利枢纽工程?????。 (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参考答案:小题1:E F A B 小题2:太行山??华北平原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图示E表示阴山,F表示贺兰山;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故图示A表示祁连山;我国冬季0°C等温线基本与秦岭—淮河一线重合,图示B表示秦岭。 小题2: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G表示太行山;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小题3:图示④为位于黄河下游河南省境内的小浪底工程,注意“简称”。 小题4:注意自然原因,影响河流流量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下渗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从用水量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并结合我国区域差异的基本分界线分布,尤其应注意“审题”,对简称、自然条件、人为原因的准确判断,学生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图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其中①代表产业转移,②③代表劳动力转移
 (1)推测①表示的主要产业类型。(4分) (2)分析②与③的差异并分别指出②③产生的原因。(8分) (3)分析图中产业转移的影响。(12分)
参考答案: (1)劳动力密集型产业(4分) (2)方向差异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早,经济水平高,①产业从珠三角地区迁入经济较落后地区。产业转移的规律,首先转移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2)读图可以明显看出,②与③的转移方向的差异。②由粤西、粤北、粤东向珠三角转移,③为粤西、粤北、粤东的本地转移。也可以说②是由农村向城镇转移,③是由农业在本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两种转移的劳动力素质不同,②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③高。 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这里打工的都是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所以②代表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粤西、粤北、粤东承接了珠三角转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所以③代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3)图中的产业转移,对粤西粤北粤东的影响是,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业机会增加,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发展资金和技术,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产业转移对珠三角的影响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就业机会减少,出现失业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是“沿109°E、32°N~37°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A、B、C、D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水谷地 B. 内蒙古高原、黄河谷地、秦岭、河西走廊?? C.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大别山、皖南地区 D.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势分布判断图示C表示秦岭、B表示渭河谷地,A表示黄土高原;D表示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