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八)
2017-01-24 17:38: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全球降水量出现异常 ②动物的异常反应 ③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巨大,主要有①干扰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干扰磁场,产生磁暴;③作用于两极大气,形成极光;④与地球的自然灾害有一定关系。综上选B。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D.海陆分布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多选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1~2题:
 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2.当太阳直射点移动从d→a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参考答案:1.AD 2.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2.图中P处的地理事物名称是3.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4.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E.冲积扇 F.梯田 G.火山口 H.沙丘 I.1月 G.4月 7月 10月 甲 乙 丙 丁
参考答案:1. C 2. A 3. C 4.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综合分析。 1.结合图示信息,图示常绿林、落叶林、针叶林的分布变化基本与图中的等高线平行,随地势高度的 变化,形成植被分布的变化,故选C项。 2.P位于河流自山区进入平原地区的过渡地带。故判断为山麓冲积扇。 3.根据该地的山麓植被为常绿林,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且位于大陆西岸,故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根据30°纬线位置,判断为南半球),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沉积作用最明显是在河流流量大时, 则带来的泥沙多,,故南半球的冬季时,选C项。 4.地势平坦即等高线分布较稀疏;取水方便即靠近河流;无水患洪灾即地势较高;故乙处最符合。选 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a、b、 c、d中发展种植业最具有优势的是2.为发展经济,计划在村庄甲、乙之间修一条公路,最合理的走向是经过3.读该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中四个地点中适宜建设火情瞭望台的是
A.a村 B.b村 C.c村 D.d村 E.b村 F.c村 G.d村 H.e村 I.a G.b d e
参考答案:1. A 2. D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发展种植业的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因素分析, a较b、 c、d三地地势平坦,有丰富的水源等优越条件,因此发展条件最优。 2.根据成本最低原则,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修建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减少坡度,使修建的难度降低,成本较低。 b、 c、d、e四条走向中,经过e村坡度最小,成本最低。 3.火情瞭望台应建设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对区域的观察视角较好的地点。a、b、 d、e四地中,e地视角最好。d 地有山脊阻挡,需海拔高但南面较大面积不能观测到。故B错。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