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A.台风减弱 B.台风消失 C.台风中心经过 D.台风停滞不前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示台风中心接近时,该地区应风速最小,故判断约在19时左右,台风中心最接近。
小题2:结合台风周围的天气特征分析,台风中心附近地区狂风暴雨,台风外围则为外围大风区,而台风中心(台风眼),受下沉气流影响,风平浪静。
小题3:“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即珠三角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北方向,根据北半球气旋周围的风向可画图判断,该地区受西北风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台风的基本结构、台风中心的风速、天气等基本特征和利用北半球的气旋的水平气流运动画出台风周围的气流运动图示即可判断。注意该地区的位置和台风中心之间的位置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因素??????②地形因素 ???????③海陆位置??????④洋流??????⑤盛行西风2.若A城市处于雨季,且A、B两城市所在国家对应的日历上显示不同日期时,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E.6月6日9:30
F.12月10日10:30
G.6月5日11:30
H.12月5日12:30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东部地区降水量从1000毫米向西减少到200毫米,离大西洋越远,降水越少,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图中西侧降水量从500毫米增加到1000毫米,是因为该地区地处安第斯山的东坡,随着海拔的升高,地形雨增多,该地降水的分布与地形影响有关;图中B地沿海受巴西暖流影响,降水较多,向西受暖流影响减小,降水变少。图中地区纬度相当,因此,该地区的降水与纬度的影响无关;该地区等降水量分布主要在安第斯山以东地区,西风只在冬季影响安第斯山以西地区,以东地区处于山地的背风坡,如考虑西风的影响,东侧的降水应该由西向东增多,而实际情况是减少,因此盛行西风不是影响图中年降水量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2.C 图中A城市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处于雨季,南半球处于冬季,北半球处于夏季,所以此时北京为6月份。A、B两城市所在国家对应的日历上显示不同日期时,说明东三区和东四区日期不同,0时经线在西三区和西四区之间,说明西三区已过0点,西四区还未到24点,西三区和东八区相差11小时,加上11小时就是北京时间。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添出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在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由③变成⑤需要经过 环节。
(2)图中①→⑥过程属于 循环。
(3)下列情况中能实现②环节的正确图示是 (填序号)。
(4)能够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由哪些环节组成? 。(填序号)
(5)修水库是对 个环节进行了改变。(填序号)
参考答案:(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上可知,①是指海洋水汽受热蒸发,②是将水汽输送到陆地;③是水汽遇冷形成降水;④是降水后,在地表形成了径流;⑤是地表水下渗到地表下面.
(2)由图上可以看出,①和⑥之间是在海洋内进行的循环,没有与陆地参与循环.
(3)由上题可知,②环节是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在四幅图中能实现这一环节的只有③了,是白天时,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会由海洋吹向陆地.
(4)从图可以看出,要使陆地水循环不断地得到补充,是由①水汽蒸发,再到②的水汽输送,到③处降水,再到④处形成地表径流,最后到⑤处地表水的下渗,与⑥和⑦没有关系.
(5)修水库是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水,将水拦起来,对其他环节没有改变,没有造成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相关气候资料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高 气温(℃) | 29.2 | 29.0 | 28.1 | 26.3 | 23.6 | 21.2 | 20.7 | 21.7 | 23.9 | 25.5 | 27.2 | 28.8 |
平均最低 气温(℃) | 21.0 | 20.7 | 19.6 | 17.1 | 13.8 | 11.2 | 9.2 | 10.3 | 12.8 | 15.6 | 18.0 | 19.8 |
降水量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所示环流形式出现的时间及a地降水的主要类型分别是( )
A.北半球冬季、锋面雨
B.北半球夏季、对流雨
C.南半球夏季、对流雨
D.南半球夏季、地形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00附近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北半球,说明为北半球夏季。世界常见降水类型有四种,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形成降水。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特别是在赤道地区。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特别是在赤道地区。在中高纬度,在晴朗的夏天午后, 在中高纬度,在晴朗的夏天午后,突然天 暴风骤雨。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产生的降水。锋面雨: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暖空气被“抬升”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台风雨:热带洋面上暖湿气流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形成强度很大的暴雨,伴有狂风雷电,主要分布地区在低纬大陆东部沿海地区。赤道低气压带是赤道地区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主要为对流进一步雨。
考点:本题考查降水类型、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对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