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2017-01-24 17:50: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
年输沙量(103 m3)
占入湖总沙量(%)
长江来沙
1.094
82.0
四水来沙
0.241
18.0
入湖总沙量
1.335
100
出湖总沙量
0.351
26.3
湖内沉积量
0.984
73.7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演变
年份
湖泊面积(km2)
容积(亿m3)
1949年
4 350
293
1954年
3 915
268
1958年
3 141
228
1971年
2 820
188
1977年
2 740
178
1984年
2 691
174
1995年
2 625
167
1997年
2 145
150
小题1: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资料,确定了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几个原因,其中最合理的有(   )
①泥沙淤积  ②南水北调 ?③气候变暖 ?④围湖造田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小题2:该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改变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   )
①重点在四水流域进行水土保持
②在长江下游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湖
④疏浚河道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该题通过两个表格,分析地理变化的原因。小题1:根据表2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演变可以看出洞庭湖面积和容积都在减小。由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可以看出湖内沉积量远高于出湖总沙量,占到73.7%,所以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的原因是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可以加快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所以B项正确。
小题2:对于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问题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长江下游植树造林与中游的洞庭湖面积减小没有关联,且四水来沙量较小(长江中游地区),所以针对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的原因重点应该是退耕还湖和疏浚河道。D项正确
1、长江中游湖泊变化的形成因素。2、维护洞庭湖面积的措施
点评: 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变化的原因,湖泊面积减少主要由于泥沙的淤积和直接对湖区的围垦。区域问题的治理措施要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丽江雪桃产自中国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选用玉龙雪山独有的红心山毛桃树为砧木,经过多年精心优化培育出来的国内独一无二的新型水果。
材料二??丽江雪桃成熟期晚,果实发育期长(果实生长发育期长达200天左右),国庆节前后成熟上市;外形美观、端正、果型硕大(平均单果重500克左右);色彩鲜艳、均匀漂亮;口感甜脆、适口性好;水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可达14.3%左右),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中的15种(THR苏氨酸和CYS胱氨酸除外),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材料三??丽江雪桃凭借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产品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进行规划、生产和管理。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产品环保、安全、无污染,是水果中的极品。
材料四??丽江雪桃不是按斤论价,而是按个论价,精品150元一个,珍品100元一个。如此天价水果,却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1)据报道,丽江雪桃在全国进行推广栽培而相继失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丽江雪桃独特的生长环境。(3分)
(2)请分析丽江雪桃天价水果按个论价的自身优势。(3分)
(3)当地果农为了使丽江雪桃达到“色彩鲜艳、均匀漂亮”的目的,在雪桃外面套上牛皮纸袋(在上市前一星期把它摘掉),在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请你分析牛皮纸袋和地膜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1)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气温低,光照强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影响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应从该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条件、水源和土壤等因素分析,主要结合材料信息和云贵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2)直接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信息从其果品的自身品质、营养价值、市场等方面综合分析。(3)通过在雪桃外面套上牛皮纸袋对雪桃表皮的蒸发、光照的影响等因素分析。在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主要是通过影响对阳光的反射,改善对雪桃底部的光照条件,从而达到“色彩均匀”的效果。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从地形地势特征、气候条件、水源和土壤等因素分析影响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的基本思维;②能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判断影响农作物价格的主要因素。③能结合一定的生产技术对农作物的光照、水分条件的影响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12-14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是我国油料作物主要产区
B.②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棉花、花生等
C.①、②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
D.①、②两地均为我国的商品粮主产区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正确的是:
a.①区土层薄,②区土地盐碱化严重?
b.①区水资源不足,②区春旱严重
c.①区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是施加适量的熟石灰
d.②区应加强水利建设,综合治理旱涝灾害
A.ac
B.bd
C.ad
D.bc
小题3:有关该地区生态环境或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 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B.② 区水土流失严重
C.① 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缓解生态问题
D.② 区在地势较低的区域应大力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华北地区。第12题,A项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油菜分布在长江流域;错误。B项②区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非春小麦),错误。C项①②都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故雨热同期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正确。D项两地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粮食生产以自给为主。错误。
小题2:第13题,a①表示黄土高原,土层深厚;错误。b①黄土高原缺水;且②华北平原春旱严重,正确;c土壤改良施加熟石灰是南方酸性红壤地区的治理措施;错误。D、②区旱涝灾害多发,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正确。
小题3:第14题,A项①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错误。B项②区位于平原,水土流失不可能严重;错误。C项针对①区的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正确;D项对②地区的低洼地可采取挖鱼塘筑台田,发展立体农业。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对甲山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
C.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
D.山河相间,地势南高北低
小题2:下列对玉树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
B.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终年寒冷,降水较多而均匀


参考答案:小题1:C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综合分析。小题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分布,判断甲山区为横断山区,该地区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而不利于航运;河流自北向南流,反映地势北高南低;由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且山地相对高度大,故山地垂直自然带发育,故森林茂密,物种丰富。故选C项。小题1:结合图示玉树位于青藏高原,故地势高,气候寒冷,气温的昼夜温差大,年温差小;降水少,气候干旱,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小题2: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由图中气候统计数据,特别是气温,最冷月为1月左右,接近0℃,而华南与东南位于亚热地区,大于0℃,故不可能,青藏高原上低于零下20℃,更不可能,故选华北地区。
小题2:由上题推出的华北地区,为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以外流河为主,雨水补给,处于暖地区两年三熟,春季时形成春旱,最为严重。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地理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等值线图》..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