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臭氧层因吸收大部分紫外线而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但目前臭氧在减少。图中每种紫外线宽度变化代表其浓度变化。回答题。
1.据图1判断,臭氧层(臭氧浓度最大)的海拔2.如果图示中臭氧浓度减少,导致地面生物受到伤害最大的紫外线波段是
A.0-15km
B.15-30km
C.30-45km
D.45-60km
E.UV-a
F.UV-b
G.UV-c
H.三种相同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纵坐标读数即可。
2.根据图示每种紫外线宽度变化代表其浓度变化,图示UV-b在臭氧层大量减少,反映臭氧层能大量吸收UV-b的紫外线,故臭氧浓度减少,导致 UV-b 紫外线到达地面大幅增加,导致伤害地面生物。
考点:本题考查臭氧空洞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臭氧层的主要功能并结合读图分析,答案直接可从图示信息找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岩浆一般认为发源于(?????)
A.地壳
B.地幔
C.水圈
D.地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一般认为岩浆发源于软流层之中,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图1
(1)图中两个不连续界面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图中地震波类型名称:C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_______千米。
(4)地震波C、D所通过的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莫霍面、古登堡面
(2)横波、纵波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究主要是借助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来完成的,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类,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而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物质中传播。以此来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结构的差异性。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地表以下平均17千米的A处,横波和纵波都明显加速,这是一个不连续界面,叫莫霍面。在地表以下平均2900千米的B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也减速,这也是一个不连续的界面,叫古登堡面。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但是大陆地壳要厚些,大洋地壳要薄些。莫霍面到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点评:本题是教材的原图,需要考生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及其依据,只要考生熟悉教材的相关内容,试题难度就不大了,属于一般性的识记性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天象,该图为日全食的原理图和情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日全食原理的表述,正确的是2.出现日全食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地月接近同一条直线上,它们位置是:日---地---月
B.日地月接近同一条直线上,它们位置是:日---月---地
C.此时,日地连线与日月连线呈直角关系
D.此时,日地连线与日月连线呈等边三角关系
E.日全食发生区域大地会突然变暗、是观测太阳黑子的最佳时期
F.日全食期间电离层可能会出现扰动,导致通信中断或受干扰
G.日全食出现时,动物们经常会出现异常反应
H.日全食出现时,海洋潮夕会出现大潮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日食的条件,就是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居中。选择B项。
2.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日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遮挡,所以不容易观察。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岩石圈是指?
[???? ]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
C.软流层以上部分
D.上地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