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A.春小麦、豌豆、水稻 B.春小麦、马铃薯、玉米 C.青棵、春小麦、豌豆 D.青棵、高梁、小麦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华北地 1954~2002 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一(2)题。
小题1:近年来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是因为
A.气温不断上升??D.降水年际变化大??C.气温与降水变化不同步?D.降水不断减少
小题2:图中反映华北地区近年来气候
A.温暖湿润
B.温暖干旱
C.寒冷湿润
D.寒冷干旱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的原因是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气温在不断升高,而降水却在不断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0年5月17日~19日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将新疆喀什市设立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据此,结合新疆矿产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喀什所在地区的地形是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小题2:喀什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小题3:喀什经济特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①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②以石油、化工、天然气为开发重要目标,加快工业化进程;
③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力,发展外向型加工业经济;
④以开发名城品牌旅游产品为特色,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小题1:山前倾斜平原是喀什分布较广的一种地形。一般由洪积扇、洪积锥、洪积裙、洪积平原组成。所以本题选择C平原,主要是山间平原。
小题2:喀什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降水少,所以限制该地农业发展的条件是水资源不足。选择D选项,
小题3:据图分析,喀什附近矿产资源丰富,有河流经过,所以工农业发展条件相对优越,喀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喀什是我国祖国的西大门,是中国进入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国际大通道,所以喀什的发展方向题目中叙述的都正确。所以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16分)
(1)乙国的地势特点是?????????????,判断理由是???????????????????????。(4分)
(2)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6分)
(3)试简述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而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参考答案:
(1)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2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乙国是法国。图中大多数河流自东或东南流向西或西北方向,所以该国的地势东高西低或东南高西北低。
(2)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国是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属于中亚,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于乙国同纬度地区。所以气温年较差甲国大于乙国。
甲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多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气温低。所以,甲国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国。???
(3)读图,M河是锡尔河,以冰雪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M河河流水量小,一年有两次汛期即春汛和夏汛,水位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
N河是塞纳河,以雨水补给为主。由于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N河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无明显汛期。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图4),完成问题。
小题1: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水分
D.热量
小题2: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
B.纬度和地形
C.地形和季风
D.距海远近和季风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小题1:图中M地位于北方地区,R地位于南方地区,两地之间的热量差异使M地冬小麦的收获期晚于R地。
小题2:R处等值线东西延伸,大致与纬线平行,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Q地等值线向高纬凸出,该地为四川盆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热量较多,故收获早,其影响因素为地形。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防灾与减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