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最上面的城市夏季很长、没有冬季,为纬度最低、热量条件最好的广州;第三个城市冬季漫长、夏季最短,为纬度最高的哈尔滨;第四个城市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因此其纬度也较低,是武汉;第二个城市秋季较短,冬季较长,故其为纬度比哈尔滨稍低的北京。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6月18日14时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牵手”,中国大陆首次载人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顺利完成。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安全返回。下图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牵手”时的地球局部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右图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牵手”时的地球局部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二者“牵手”时间是北京时间的6月18日14时,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所在经线为昼半球中间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2时,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A地位于120°E的西侧30°,所以A的地理经度是90°E,故答案选A。
小题2:读图可以看出,图中上方极点为S(南)极,图的左侧为东方,右侧为西方,甲地位于最东方,所以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最先进入新的一天,答案A错误,甲位于昏线上,此时地方时为16点,昼长为8小时,答案选B,乙地经度为120°E,北京时间为12点为正午,答案C错误,神舟九号飞船在2012年6月29日安全返回,所以在轨期间的时间是2012年6月22日前后一段时间,我国昼长夜短,先是昼变长夜变短,22日后是昼变短夜变长,故答案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晨昏线上
A.时刻相同
B.日期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晨昏线特点:(1)太阳高度角为0;(2)平分地球,过地心;(2)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00,昏线为18:00。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③地方时差异?④运动物体偏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小题2: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下列地理现象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南半球河流一般右岸多沙滩
C.昼夜交替
D.120°E的地方时早于110°E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题目所述,灯和地球仪的位置相对静止在桌子上,不能演示地球公转,也就不能演示出四季的更替,②错。可以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从而可以看到地球仪上不同地区的昼夜更替现象,.①对。在地球仪上不同经线的地方,昼夜变化的时间不同,可以表示地方时不同,③对。地球仪上的事物也是静止的。无法演示运动物体的偏向,④错。所以B对。A、C、D错。
小题2: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那么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太阳将变成西升东落,A改变。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改为向右偏,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不再是右岸多沉积,B改变。昼夜交替现象仍存在,这一点不变,C不变,地方时交变成西边的比东边的早,D改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
A.为一椭球体
B.围绕太阳运转的速度不均匀
C.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D.绕日运动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而形成四季。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四季形成的基本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宇宙环境及其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