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A.公路 B.铁路 C.海运 D.空运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结合材料中信息:“咖啡的的主产区在巴西南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地。最理想的种植温度介于15-25℃之间的暖热气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须达1500毫米以上,……蓝山种植园主要分布在该国的西南部海拔800-1200米的山区。”咖啡种植的条件和优质种植区的气候类型可知,最适宜咖啡豆生长的自然带是热带稀树草原带。从材料中星巴克总部的位置可知其布局主导区位应该是市场。
小题2:牙买加位于西印度群岛,隔海与美国相望。所以从牙买加有一批优质咖啡豆运往星巴克总部,采用最佳的运输方式是海运。
小题3:东北非的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供应星巴克咖啡在西亚的业务,比起远在美洲的牙买加,距离更近,对于西亚的咖啡店业务成本更低。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江苏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回答问题。
小题1:改革开放初期,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农业经营制度改革?
③单位面积产量增大?
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2:1994~2005年,江苏省粮食产量迅速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②农业经营制度改革
③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
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3: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有???????????(????)
①人均耕地少???
②劳动力资源短缺
③光热资源不足?
④水旱灾害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小题1:结合图示分析,改革开放初期,江苏省的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而粮食总产量上升,说明主要是单产上升和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故选B项。
小题2:图示1994年—2005年江苏省的耕地面积呈上升状,但粮食的产量下降,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因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扩大,而使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缩小。故选D项。
小题3:江苏省位于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故经营规模小,商品率低;且由于位于东部季风区,由于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故水旱灾害多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B.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
C.山地耕作业主要是解决水源问题
D.我国东南丘陵种植茶树,是地形条件影响的结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
之称。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1)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4分)
(2)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3)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西接安第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某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注意读阿根廷地理位置简图,看清图例中各个邻国的序号、名称及其在图中的位置,同时回顾南美洲地形图、政区图等。综合以上可以推断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脉,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三带,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
(2) 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由图可知潘帕斯草原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稍少,夏季气温稍高,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稍大,呈现出大陆性气候特点,适宜牧草生长;土壤肥沃;牧草茂盛。
(3)注意图中巴塔哥尼亚高原的地理位置,结合地形、大气环流等进行分析。由图可以推断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处西风带,西南紧靠安第斯山脉,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因而气候十分干燥。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农业生产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