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已知等高距是200米,根据图中有河流存在,所以是山谷地形,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所以等高线a的海拔是500米。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规律,b处符合递减规律,b取值范围是大于100米,小于300米。所以C对。A、B、D错。
【小题2】图中河流的集水方向应该是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上题分析的等高线结果,结合图中箭头 方向判断,A对。B、C、D错。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图,等高线与河流流向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河流段的两个断面水面的高程差称为落差。a溪流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
A.20m
B.40m
C.60m
D.80m
【小题2】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A.b
B.c
C.d
D.e
【小题3】暴雨发生时下列四点中最易被侵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a溪流第一断面的海拔在140—160米之间,第二个断面之间的海拔在100——120米之间,所以其落差在20—60米之间,结合选择项可知,40m符合条件,B正确。
【小题2】根据“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可知,水圳目的是为了灌溉农田,所以其分布地区有大片的农田,而农田多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即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另外水圳灌溉农田利用落差来引流,所以其分布地区要有适当的落差。根据这两个条件,结合图中信息可知,b处最合适。A正确。
【小题3】丙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最容易被侵蚀,C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河流地貌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M-N”一线沿途( )
A.高差最大达300米
B.海拔最低处为30米
C.丙处为谷地
D.经过两个鞍部
小题2: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
A.甲处能看到乙处
B.乙处能看到丙处
C.丁处能看到丙处
D.甲处能看到丁处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等高线的判读方法知,图示中最大高差不会超过300米;图示海拔最低处低于30米;图中“M-N”一线沿途经过一个鞍部。
小题2:结合等高线图中的透视规律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径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 连接成的线。读某流域等流时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 )
A.从北向南
B.从南向北
C.从东向西
D.从西向东
【小题2】图中甲地等流时线较其他地区密集,其原因不包括( )
A.坡度较大
B.修筑梯田
C.植树造林
D.河道淤塞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等流时线是指某一流域内径流能同时到达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同一条线上的水流流到出口的时间相同。结合图形
所以该河流大致流向为从西向东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甲地区等流时线密集,说明不同距离流到出口的时间差别大,说明距离相差小,而时间差别大,该地水流缓慢。坡度大导致水流迅速,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P为洼地 ②Q为洼地 ③P为山丘 ④Q为山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若b数值为200米,a数值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为( )
①200米<P<300米 ②300米<P<400米?? ③100米<Q<200米 ④200米<Q<300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规则可知。a是大值,所以P是大于a,越向中心越大,地形是山丘。b是小值,所以Q是小于b,越向中心越小,地形是洼地。
小题2:根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规则可知。a是大值,300米<P<400米。b是小值,所以Q是小于b,100米<Q<200米。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地关系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