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六)
2017-02-01 23:29: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广州北回归线标志塔,塔高23.5米,塔身中空。当太阳直射该地附近时,阳光可从塔身中心穿过,射入塔底。
 材料二 图乙为描绘的某日太阳光射入塔底的光斑(图中的大圆)及其运行的情况(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
 小题1:光斑在塔底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小题2:当标志塔正午影长与塔身等长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________。此时下列现象真实的是(多选)( ) A.标志塔塔底有光斑 B.北半球白昼逐渐增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D.罗马正处多雨期
| E.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夜长大于标志塔所在纬度的昼长 F.我国塔里木河正处在枯水期 小题3:完成太阳直射该地时的日照图,即画出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并标出它们的名称。
参考答案:小题1:自西向东 小题2:(21°34′S,113.5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光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光斑在塔底相对移动的方向也为自西向东。 小题2:标志塔正午影长与塔身等长,说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是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知此时太阳直射21°34′S;结合材料二,当北京时间是12∶26时,此地地方时为12时,根据时差计算知此地经度为113.5°E,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21°34′S,113.5°E),则判断此时为冬至日前后,可知D、E、F项正确。 小题3:找到图中晨线中点作地轴,使地轴与图中晨线位置成23°26′的夹角,北极点在昼半球,南极点在夜半球;根据图中晨线中点作太阳光平行线找到太阳直射点位置(即北回归线的一个点);依次作出赤道、回归线、极圈。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只要掌握太阳的运动方向、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判断经纬度信息等基本方法,注意画图的细节要求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表为当85°N刚好有极昼的时候,北半球甲、乙、丙三地测1米高的物体影子,测得一天中影长最短时的北京时间及影长(已知tg15°≈0.268),据此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2.甲、乙、丙三地东西方向的正确叙述3.关于此日正确的叙述
A.丙、甲、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甲、乙、丙 E.甲在乙偏东方,乙在丙的偏东方 F.甲在乙偏西方,丙在乙偏西方 G.乙在丙偏东方,乙在甲偏东方 H.丙在甲偏西方,丙在乙偏西方 I.在北京的偏东方的是甲、乙 G.正午太阳高度从高到低排列:丙、甲、乙 日出时间从早到晚排列:丙、乙、甲 夜长从长到短排列:甲、丙、乙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互余,当85°N刚好有极昼,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5°N。则故正午太阳高度自5°N向南北两侧递减,而甲乙丙三地均位于北半球,故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则正午的影长越长,反之,影子越长则纬度越高。 2.影子最短时应为当地的正午12时,根据其出现的北京时间:甲地12:40分,则甲地的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40分钟,即位于120°E西面10°,当地经度为110°E;乙地北京时间18:00,当地为正午12时,则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即当地经度位于120°E西侧90°,则当地经度为30°E;丙地北京时间2:00,当地为12时,则北京时间较当地时间早14个小时,故当地经度位于120°E的西侧210°,计算当地经度为90°W,根据三地的经度位置可确定东西方向,A正确。 3.根据经度位置判断位于北京偏东的是甲、丙;A错误;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故B错误;越往东日出越早,C错误;由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故夜长由长到短即由南向北,(北半球)由低纬向高纬,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和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点较多,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和正午太阳高度与经度、纬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等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一架飞机从甲地 (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 (60°N、80°E),根据题意回答下列各题。1.飞机途中航向2.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线速度,沿58?N纬线航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A.一直不变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 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先朝北后朝南 E.16小时 F.12小时 G.20小时 H.24小时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在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两点且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的劣弧。读题目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纬线60°N,且两条经线的经度和是180°,东西经度相对,正是两条相对的经线,所以两地的最短距离大圆的劣弧就是经线圈的劣弧。位于北半球,所以先向北飞,后朝南飞,D对。A、B、C错。 2.按60°N计算,长度是赤道的一半,从甲地到乙地跨越 经度180°,约9900千米。结合上题的飞行情况,跨纬度共60°,飞行8小时,时速825千米/小时。可计算出用时约12小时。58°N纬线比 60°N略长,所以沿58?N纬线航行,抵达乙地至少需要12小时。B对。A、C、D错。 考点:该题考查地图上的方向,时间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在30°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A.23.5° B.30° C.47° D.6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如下图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角H与集热板与地面夹角A互余,H变化的大小即是A变化大小,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可知H一年中的变化大小为47°,即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47°,C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部分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北京时间是??????????。 (2)此时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3)此时,赤道与晨线、昏线交点的经度分别是????????????和????????????。? (4)此时,45°E所在时区的区时为????????月????????日????????时 (5)如图所示,新旧一天的比例为???????????。 (6) 据左图信息,在右图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 (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 (1)23°26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由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现象,故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又因为0o经线平分夜半球,故与之背对的180度经线平分昼半球,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 ’N,180°),因为0度经线为零点,故东经120度经线为8:00,即北京时间是8时。 第(2)题,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现象,此时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第(3)题,由图可知,赤道与晨线、昏线交点的经度分别是90 °E和90 °W。? 第(4)题,此时0度经线为零点,45°E比0度经线快3小时,故45°E所在时区的区时为6月22日3时。 第(5)题,新旧一天的分界线为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此时0时经线为0点,为新一天的开始,180度经线为新一天的结束,即新一天跨经度180度,故新旧一天的比例为1:1。 第(6)题,据图示信息,在右图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试题综合性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1)根据极圈内的现象判断日期及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位置。(2)根据0度经线来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3) 根据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来判断新旧一天的比例。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