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降水稀少,年温差大 B.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C.夏热冬温,全年多雨 D.夏热冬寒,降水稀少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上图可以看出,甲地的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份,所以是位于南半球,而且全年气温高,变化幅度小,是热带气候,降水是干湿分明,可以判断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故选D。
【小题2】从乙地的气候及降水来看,气温变化幅度较小,冬温夏凉,而且降水均匀,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B。
【小题3】亚洲之所以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因为亚洲西部没有海洋,只有面积较小的地中海,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数字①表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该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是 。
(2)图中B风带的名称是 ;该风带的风向是 ;在北半球大陆西岸,常年受
B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特点是 。
(3)气压带和风带具有一定的移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 (北或南)移。
参考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 (2分)
高温多雨 (2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图示分析可知,该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该气压带影响下的气候为高温多雨;
(2)B风带为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该风带影响下的气候为温和多雨;
(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
考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点评: 难度较小,属于基础性题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如图)。岛上现在仍然保留着3万年前的风貌;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芬瑟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B.是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作用而形成的
C.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而形成的
D.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
【小题2】芬瑟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
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种子传播到此
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
③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
④沿岸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芬瑟岛由数百年前大陆南方的山脉受风雨剥蚀开始形成,风把细岩石屑刮到海洋中,又被洋流带到北面,慢慢沉积在海底,冰河时期海面下降,沉寂的岩屑露出海面,被风吹成大沙丘,后来海面上升,洋流带来更多沙子,所以芬瑟岛沙漠成因应选B项。
【小题2】植物的种子被风和鸟雀带到岛上,并开始在湿润的沙丘上生长。
考点:沙漠成因;沙漠上有雨林植被成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中M、N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相距 300 公里,N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于M地。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一年当中,当N地降水明显多于M地时( )
A.M地温和多雨
B.M地炎热干燥
C.N地炎热干燥
D.N地受西南风影响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山脉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有关
B.图中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
C.图中M、N附近自然带相同
D.图中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主要是地形影响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大陆西岸的40度纬线附近,N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于M地,则可判断N地是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中纬西风带,南半球是西北风影响,全年温和多雨;M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若一年当中,当N地降水明显多于M地时,应是南半球的夏季,此时M地炎热干燥,N地降水远远大于M地。选B正确。
【小题2】图示大陆西岸的40度纬线附近,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地区是南美洲西部;图中山脉是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图中河流在地中海气候区,径流的季节变化大;M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N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图中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主要是安第斯山的影响。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2年3月初,我国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受某天气系统影响。下表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地(同纬度)三天气象资料”,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 地点 | 甲 | 乙 | 丙 | ||||||
| 日期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 最高气温(℃) | 12 | 0 | 2 | 12 | 3 | 3 | 12 | 13 | 4 |
| 最低气温(℃) | 2 | -7 | -6 | 4 | 4 | -5 | 4 | 5 | -3 |
| 天气 | 晴 | 阴雨 | 晴 | 晴 | 阴雨 | 多云 | 晴 | 晴 | 阴雨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从三地三天的气象资料可以得出,三地都经历降温和降水天气,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所以三地经历了冷锋天气系统过境。3月2日,甲地和乙地都为阴雨天气,因冷锋降水在锋后,所以甲和乙地应位于该冷锋的锋后,丙地在该日温度较高,天气晴朗,应为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位于该冷锋的锋前。A选项示意甲地位于冷锋的锋后,A项正确;B选项示意乙地位于冷锋的锋前,错误;C选项示意丙地位于暖锋的锋后,错误;D选项示意甲位于暖锋的锋后,乙位于暖锋的锋前,错误。
小题2:丙地在3月3日发生降水,而在3月2日天气晴朗,气温最高,说明3月2日该地位于该冷锋的锋前,被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影响,气温高,天气晴朗。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