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四大文明古国也常被称为“大河文明”,说明这些文明的产生与一种自然因素密切相关,这种自然因素是:?????????????????????????????????????????????????(????)
A.平原
B.气候
C.水源
D.森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水运、军事防卫三个方面,其中水运包含河流交汇处,河流航运的起讫点,河口位置等。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2)由于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这将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______污染的程度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
D.木材短缺
E.大气
F.水
G.噪声
H.固体废弃物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西气东输为我国2l世纪的四大工程之一。西部丰富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可送至东部地区,这样既可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第(1)题,西气东输从运输角度来看,是克服“气”的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故选C。第(2)题,同等质量的煤炭和天然气燃烧后,煤炭所释放的CO2、CO较多,且多粉尘,易造成大气污染。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我国西北部分山脉1550年~1700年冰川与现有冰川面积的变化情况”,回答:

图中所列山脉冰川面积变化率最小的是
A.阿尔泰山
B.天山
C.祁连山
D.昆仑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昆仑山的冰川面积变化最小,降低的比重最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流域200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与1960年比较变化情况(%)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可能是
[???? ]
A.松花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塔里木河流域
D.海河流域
2.下列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沙地增加
B.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沼泽减少,次生盐碱地增加
C.由于不合理放牧,导致草场退化,载畜量降低
D.由于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加大,导致大量开垦耕地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表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 1955
| 1960
| 1965
| 1970
| 1975
| 1980
| 1985
| 1990
|
CO2体积分数(10-6)
| 310
| 314
| 317
| 322
| 325
| 328
| 332
| 335
|
表? CO2体积分数统计表
(1)根据资料,绘一幅30多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呈_________________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这种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图略
(2)逐年上升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大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能力和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有关原理的理解。作图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建立坐标系,将各年份的数据准确标注到坐标系内,再将点连成平滑曲线。根据表格中的统计数据,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逐年上升。其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矿物能源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将使得大气的保温作用加强,进而引起气候变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