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A.岛弧和海沟 B.海岭和海沟 C.海岭和裂谷 D.岛弧和裂谷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海底扩张说理论,洋脊是海底扩张,岩浆上涌冷凝堆积而形成,通过不断的堆积推动其两侧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是板块的生长边界,故选C.
【小题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向大陆板块俯冲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故选A。
考点: 板块构造理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数码①~⑥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
A.①喷出岩②岩浆③侵入岩④变质岩⑤岩浆岩⑥沉积岩
B.①岩浆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沉积物⑥喷出岩
C.①喷出岩②沉积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⑥侵入岩
D.①喷出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岩浆⑤沉积岩⑥沉积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2分)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 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1)据材料分析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
(2)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5分)
参考答案:(1)纬度高,热量不足;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多山地,平原狭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甲城市位于挪威,该国所在纬度高,热量不足。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图中可看到,该国多山地,平原狭小,不便耕作。所以农业不发达。
(2)M国位于高纬度地区,内地林区地势高是河流的发源地,河流的流向与木材的运输方向一致,适合浮运。图中可看到,该地区河流密度大,河流平等排列,河道通直。落差大,水流流速快,流程较短。该地降水丰富,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水量较为充足,有利于浮运。
(3)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有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由于 冰川的侵蚀作用,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景观分布。东部湖泊广布,形成冰湖群,芬兰有千湖之国的称号。东部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多位于河流中上游。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木材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成因,外力作用类型及地形形成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所示的山岭是由于( )
A.背斜形成
B.向斜形成
C.火山喷发形成
D.断层形成
【小题2】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 ( )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可以看出岩层发生明显的断裂并有了上下移动,其中往上移动的形成山岭,下降形成谷地或平原。故D。
【小题2】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抬升形成的褶皱山脉,其他的都是由于断层抬升形成的断块山。故选B。
考点:地表形态与内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1~3题。
[???? ]
[???? ]
[???? ]
参考答案:1、C
2、C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宇宙环境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