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A.0 °— 23.5° B.23.5°— 66.5° C.66.5°— 90° D.0°— 90° 参考答案: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综合分析。小题1:图示QP为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根据P地的地方时为5:45,则上午时间为12-5:45=6小时15分 ,则Q点日落时间为12+6小时15分,为18时15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材料所述,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7月河面宽,说明7月份河流水量大,水循环比较活跃,A错。图示区有纬线表示图示区在南半球,7月份水量大,1月份水量小,即7月份南半球是冬季,降水多,1月份南半球是夏季,降水少,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径流量与气温呈负相关。B错。结合前面分析,1月份水量小,输送的泥沙少,7月份水量大,输送的泥沙多。C对。地中海气候区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D错。
小题2:根据河流凸岸、凹岸理论,在河流凸岸泥沙堆积,河流的凹岸受流水侵蚀强,所以图中四地堆积作用显著的是甲、丁。根据河流宽度,分析丁处河道较宽,应位于河流下游,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向左偏,甲地的沉积较少,丁地的沉积较多,所以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丁地,选项D对。A、B、C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节日,温州白昼最长的是
A.元旦  
B.春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状况只要看直射点的位置,当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面时,即夏至日北半球的昼长达最大,故最接近6月22日的节日(儿童节),温州的昼长最长。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9“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小题1:在图9中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小题2:图9表示的日期是???????,该日A、B、C三地中最先见到日出的是?????地,白昼最长的是??????地。
小题3:图10中正确表示图9中B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是???????。
小题4:该日,北极圈以北的昼夜状况是???????????,该日后一个月内,其范围逐渐???????,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参考答案:小题1:过地心,垂直于太阳光线,阴影在右侧
小题2:1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过地心。阴影在右侧。
小题2:根据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表示的日期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该日A、B、C三地中最先见到日出的是B地,白昼最长的是C地。
小题3: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所以图10中正确表示图9中B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是乙。
小题4:该日,北极圈以北的昼夜状况是极夜,该日后一个月内,其范围逐渐变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点评:根据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不同,确定二分二至日,其中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小题1:此日(???)
A.是地球上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北京的昼长时间长于重庆
小题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从地球公转轨道来看,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时间为6月22日。地球上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长,黑夜变短;北京的纬度高于重庆,昼长时间长于重庆。
小题2:①、②为火星与金星;与他们相比,地球有生命存在,基本条件之一是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本题难度:一般
|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环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