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中直线为经线、圆圈为纬线,该纬线穿过两块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处太阳高度为20°,表为当日A、B两地昼长时间,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在A、B两地的游客同时看到了日出,则A地位于B地的2.下列叙述与图4所示信息相符的是3.若图中15°经线的地方时为21: 00,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E.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F.图示日期是在9月21日—12月22日间的某一天
G.图示可以表示某一时刻
H.图中甲处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I.甲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
G.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3/4
甲地可见正午的阳光
甲地此刻的太阳高度为90。
参考答案:1. B
2. C
3. C
本题解析:1.根据圆圈为纬线,该纬线穿过两块大陆的北部,所以判断该纬线圈穿过的陆地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昼长小于B地,所以B地纬度高,在北方,A地位于南方。该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两地位于晨线上,B点位于高,偏西,A点纬度低,偏东,所以A地位于B地的东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根据纬线圈中心点处太阳高度为20°,表示太阳直射20°N,图示可表示某一时刻,甲处经度为120°W,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图中15°经线为15°E,地方时为21:00,则180°的地方时为8:00,新的一天的范围为8个小时;120°W的地方时为12:00,甲地太阳高度为一天当中最大的时刻,但是未达到一年中最大的时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图2,回答问题。
1.如果南昌市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10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3.当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时,太阳直射点位于4.一年中,太阳直射A地的次数为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E.a
F.b
G.c
H.d
I.230N
G.100N
230S
赤道
零次
一次
二次
三次
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4.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影响。
1.南昌市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而南昌市的昼渐长,夜渐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判断为d阶段。
2.10月7日,位于秋分日—冬至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b段。
3.当A、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时,说明太阳直射点与A、B两地的距离相等,故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
4.图示A地表示北回归线,每年只有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只有一次。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则南半球昼长达最大值,北半球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关于正午太阳高度: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而北半球达最小值;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汕头
B.海口
C.武汉
D.北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N向南北降低。汕头距离北回归线的距离最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如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3.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5°,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A.∠XOF
B.∠NOF
C.∠FOT
D.∠TON
E.热带
F.北温带
G.南温带
H.北寒带
I.热带南、北温带
G.南温带北温带
南寒带北寒带
热带南、北寒带
参考答案:1. B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黄赤交角即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在图中, E′F线是黄道面,MN是赤道面,它们的夹 91ExaM.org角即黄赤交角。所以∠NOF 是黄赤交角,B对。A、C、D错。
2.由题目可知,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根据五带划分依据,赤道和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回归线和极圈之间是温带,极圈和极点之间是寒带,所以图上ST与EF之间是北温带,B对。A、C、D错。
3.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回归线的度数,回归线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若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则五带中的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小。所以D对。A、B、C错。
考点:该题考查黄赤交角,五带划分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如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读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6.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
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
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E.等于23°26′
F.小于23°26′
G.大于23°26′
H.等于46°50′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由图示知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根据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知甲位置时,北半球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2.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移动过的纬度数为23°26′。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