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小题2:读图④点人口出生率约3.3%;死亡率约3.1%;自然增长率约0.2%
小题3:注意是我国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低—低—低”模式
小题4:结合世界人口发展模式转变图,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由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3.04‰,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10‰;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1. 08岁;妇女总和生育率0. 95;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86. 83万人,占户籍人口20. 80%。上海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全市约少生700万人口。
图是上海2000年和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
小题1:概述图中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在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变化情况。
小题2:据材料分析上海市属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小题3:从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交通建设筹方面分析上海市大量外来常住人口迁移或积聚在中心城外围和近郊区的原因。(至少3点)
参考答案:小题1: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或郊区外来人口数量多于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小题1:直接读图归纳,图示反映外来常住人口主要集中于郊区。
小题2:根据上海的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3.04‰,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10‰,妇女总和生育率0. 95,反映上海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自然增长具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反映现代型模式。
小题3:外来人口的分布主要从工业区的分布、住房和交通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比较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比较压力指数,它们分别等于人口数量除以经济人口容量和人口数量除以资源人口容量。下图是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示意图(2000年),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小,仍有人口扩容的能力
B.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是否协调
C.西部人口压力指数大的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
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可以缓解东部地区人口压力指数
小题2:结合图上信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东部迁往西部
B.北部迁往南部
C.中西部迁往东部
D.东部、西部迁往中部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图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压力指数小,而西北地区人口压力指数大,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但是资源丰富,仍然有人口扩容的能力。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从图中可以我看出我国中西部人口压力指数大,东部地区人口压力较小,所以人口迁移的方向为中西部迁往东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
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
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70%鼓励生育
B.60%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
D.30%鼓励人员出国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三轴坐标的读图方法: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确定纵坐标,利用纵坐标读数。小题1:老龄化最严重即老年人口的比重(c轴数值)最大;为③国家。
小题2:②国的0—14岁人口比重即a轴数值为60%,说明其人口增长过快,则应采用计划生育政策。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从1970年到2006年人口总量增长最多的大洲是(??)
A.a
B.b
C.c
D.d
小题2:C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A.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
B.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D.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个大洲人口数量比较可知,亚洲(38.7亿)>非洲(8.69亿)>欧洲(7.25亿)>拉丁美洲(5.51亿)>北美洲(3.29亿)>大洋洲(0.33亿)。图中b是人口最多。选择B项。
小题2:C大洲是大洋洲,人口问题就是 人口增长缓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宇宙环境及其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