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参考答案:小题1:BD 本题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读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图可知:我国的直辖市重庆人口数在减少;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中部的湖北和安徽人口在减少,其余的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在增加;对比东、中、西部,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故选BD。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埃及;11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2为“我国某省人口变动的部分情况图”,据此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口变动可分为自然变动(人口的自然增长)、机械变动(人口的机械增长)和社会变动。我国某区域总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受生育政策、生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主要的影响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和家庭等)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65岁的人口变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主要受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城镇人口比重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根据题意可判断出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为:由于我国政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及自然灾害的影响1953年至1964年城市化水平降低且随后发展缓慢,故曲线①为城镇人口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婚育观念不断改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人口规模会越来越小故曲线②为家庭规模;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变大,故曲线③为老年人口比重;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该地大量人口迁入,导致人口猛增故曲线④为总人口。小题1:据上述分析曲线③为老年人口比重,故选C
小题2:曲线②为家庭规模。A选项影响总人口和人口年龄结构;B选项可加快城市化进程。本省人口数从1990—2000年增长得快,主要是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该地大量人口迁入故C答案错。家庭婚育观念的改变,家庭人口规模会越来越小,所以选D。
点评:本题组难度居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注意:
①?加强对人口、城市化等基础知识的把握;
要从多条曲线图中提取各要素变化的相关信息,再结合人口、城市化的有关知识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了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①、 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据此回答1-3题。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65周岁及以上 | 总人口 | 比上年末增加 |
| 1.2% | 0.7% | 0.5% | 8.3% | 13.28亿人 | 673万人 |
参考答案:
1.D
2.C
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人口分布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