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六)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少,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小题1:2010年的前1O年和后1O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先减小后增大,结合右图,最主要原因分别是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 、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
小题2: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特点15-64岁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供给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小题3: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变化告诉我们,老龄化将增加,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方向是完善养老体系、开发老年产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展技术革新,提高劳动效率。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材料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 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
材料二:见下图。
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
(1) 在各大洲中,出生率最高的是________,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__。(2分)
(2) 根据材料一判断,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第________阶段,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的特征是?????????????????????????????????。(2分)
(3) 从人口方面看,我国存在人口数量________、人口素质________、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分)
参考答案:
(1) 非洲????????欧洲
(2)三??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材料二可以判断,出生率最高的是非洲,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2)由材料中全年出生人口1 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可以判断,2009年我国人口进入第三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的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分析了我国人口的现状。我国存在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及我国的人口现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题。
小题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小题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参考答案:小题1:BD
小题2:BD
本题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读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图可知:我国的直辖市重庆人口数在减少;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中部的湖北和安徽人口在减少,其余的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在增加;对比东、中、西部,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从图中读取有关信息。
小题2试题分析: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的影响,所以人口增加的地区不一定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从图中看出人口减少的省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都不是负数,说明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高,如:西藏、青海、新疆等。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就业机会多,生活待遇高,对人口的吸引力大,成为人口的迁入区。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阶段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各阶段中,人口总增长最多的是
A.1949~1952年
B.1958~1963年
C.1964~1976年
D.1986~1990年
小题2:有关合肥市各阶段人口变动的正确叙述是
A.1949~1952年属于低增长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B.1953~1957年自然增长率和自然增长人数均最高
C.1958~1963年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迁入增长较大
D.1986~1990年受60年代人口高峰影响生育率较高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示的人口自然增长和自然增长占人口增长总数之比,可直接计算各个时期的总人口增长数量,即人口总增长=人口自然增长/自然增长占人口增长总数之比。
小题2:结合我国的人口增长基本概况并结合图示信息判断,1949年到1952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10‰,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不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A错误;材料显示人口自然增长人数最高为1964—1976年,B错误;1958—1963为我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发展缓慢,C错误;材料显示1986—1990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前一阶段高,主要受人口增长惯性60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影响,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图示和表示的基本信息,掌握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占人口总增长之比和人口总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我国建国后的人口增长基本特征等内容综合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生态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