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甲图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B.乙图所示地貌在我国新疆分布较典型 C.丙图所示地貌为河流三角洲 D.丁图地貌主要是由内力作用造成的 参考答案:小题1:B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与桂林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因为流水的溶蚀,可溶性岩石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所以岩石的透水性越好,与水的接触面就越大,越容易被溶解,越容易形成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一般为石灰岩。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小题1:图示为桂林山水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
小题2:喀斯特地貌典型分布于石灰岩广布的云贵高原地区。
小题3:喀斯特地貌由于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故对农业生产不利。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8分)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质构造①为_______ ,②为_____ ,形成②处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是___ (3分)
(2)①处山地的形成,是因为___ 。(2分)
(3)河流地貌甲地为____ ,主要分布在_____ 。乙为三角洲,其形成原因是___ 。(3分)
参考答案:(1)向斜 (1分) 断层(1分) 地壳运动(1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①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②处两侧岩层不连续,发生过错动和位移,地质构造为断层。形成②断层的内力作用是地壳运动。
(2)①处山地是向斜成山,成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山。
(3)甲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地貌为冲积扇,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乙是三角洲,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小,携带的物质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考点:本题常见地质构造及地貌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日本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地带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地带,多火山地震,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板块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旅游资源的综合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