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小题1:甲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侧,草场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乙位于小兴安岭,地势高,适合发展林业。
小题2: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小题3:湿地的功能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
D.原始迁移农业
小题2: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是
A.炼铝工业
B.制糖工业
C.航天工业
D.服装加工业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水稻种植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正确答案选C。
小题2:图示工业地域类型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制糖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正确答案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和工业区位主导因素、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部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农业区农业生产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小题2: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整治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小题1:该地区位于西北地区,故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业生产。
小题2:西北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荒漠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面各题。
?
小题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A.3月
B.5月
C.9月
D.11月
小题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病虫害少
B.水源丰富
C.离市场近
D.上市较迟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看乙地的气温变化线;因为由题目可以知道“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因此,农作物生长到收获这段时间里,要求的温度是逐渐下降的,所以在下半年(6-12月)里,接下来就是看乙地气温变化线的气温那一个月的温度与“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 ”这句话的合适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作物生长期是8月和9月,那么收获期就是在9月末或者10月份了。所以C正确。
小题2:要清楚题目中的图表示的气温变化图。从气温是无法准确看出B水资源是否丰富,C市场距离。那么从气温图中看以看出,作物在乙地生长期是8月和9月,在甲地生长期是10月和11月(从图中作物生长的气温范围可以看出)。所以甲地的作物收获期比乙地晚,D错。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整体气温较甲地低,所以病虫害相对少,因此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请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完成1~2题:
?1.南方地区分布最普遍的水果是:
[???? ]
A.柑橘
B.苹果
C.香蕉
D.菠萝
2.南方地区天然的高产土壤是:?
[???? ]
A.红壤
B.紫色土
C.水稻土
D.黑土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