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世界某海区7月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该区域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海区水温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区,说明该地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减湿作用,结合选项A正确;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B错;径流汇入影响海水盐度,对水温影响不大,C错;因温度低,蒸发弱,降水少,D错。
【小题2】甲位于南半球回归线附近,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沙漠气候,加之寒流降温减湿作用,该处降水稀少,C正确。
【小题3】甲处为寒流,形成原因是表层海水被东南信风吹走,导致水位下降,地层海水上升补充,冷海水上升,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选D项。
考点:影响气温因素;气候特征描述;渔场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小题1】下列对图中各环节含义的说明,正确的是
A.①—下渗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降水
【小题2】从岩层弯曲的形态判断,甲所示的地质构造是
A.地堑
B.断层
C.背斜
D.向斜
【小题3】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②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④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小题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图中①为地表径流,②为降水,③为水汽输送,④为蒸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从岩层弯曲的形态判断,甲所示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示的地质构造是向斜。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H地的地貌类型是( )
A.V型谷
B.冲积扇
C.河漫滩
D.三角洲
【小题2】下列四幅图描述了该河流谷地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等高线密集、弯曲较大,而且有河流分布,根据等高线地图的一般判读方法可知,此处为山地丘陵区,河流部位是山谷,H地应该是河流流出山区的位置,地貌类型是在出山口部位形成的冲积扇,故选项B正确。
【小题2】根据等高线图可以推断,该河流XY段的上部(即近X河段),等高线密集,说明该河流谷地坡度陡,越接近Y,等高线变得稀疏,坡度变缓,故②正确;根据坡度越陡,流水的下蚀作用越强,侧蚀越弱,而坡度越缓,下蚀作用越弱,侧蚀越强,故③④正确;一般情况下,河流在山区是“V”形河谷,宽度小,下游地区是“U”形河谷,宽度大,故①图正确,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甲时期→丁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回答1—2题。(甲时期→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1、丁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甲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 ②上游地区水库的建设导致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 ③中游地区过度砍伐、开垦土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