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图》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六)
A.2014年11月13日15时 B.2014年11月13日17时 C.2014年11月13日16时 D.2014年11月12日16时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地球自转方向看,图①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显示为北半球俯视图,中心点为北极点,B在A的东南方;图②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显示为南半球俯视图,中心点为南极点,B在A的东南方;在图③中,仔细看指向标,B在A的东北方;图④的我经纬网图中,B在A的西南方。答案选A。
【小题2】仔细读图,图④中,A点的经度为140°E,它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中央经线为135°E。若北京时间(东八区)为2014年11月13日16时,东九区的区时为2014年11月13日17时。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的判断和时间的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中,平均坡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甲、乙、丙、丁四河段中,径流受L湖调节最明显的是( )
A.甲河段
B.乙河段
C.丙河段
D.丁河段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四条坡面线高度相同,但②坡度的水平距离最短,大小平均坡度最大。
小题2:丙河段位于流经L湖的河流的下游,故其径流受L湖调节最明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甲、乙两地之间有3条道路。图中3条曲线分别代表3条道路沿道路所经路线海拔高度发生变化的情况。
1.在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看出
[???? ]
A.道路③为甲、乙两地间的最短距离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海拔最高点
C.道路①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海拔最高点
D.道路③可能跨过桥梁
2.在3条道路中,从甲到乙行进,最适合骑自行车的是
[???? ]
A.道路③
B.道路②
C.道路①
D.道路①和②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该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4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1)地形地势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例及河流的分布,可知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
(2)从图上可以看出,苏门答腊岛的聚落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沿海地带和中部沿河地带,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也比较便利。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特征和聚落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沙蓄水
B.发电灌溉
C.防洪抗旱
D.调节气候
【小题2】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甲——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
B.乙——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堤坝的主要作用为拦沙蓄水,防治水土流失,故A正确。
【小题2】读图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甲处为黄土塬,可平整土地,建设农田,故A错误;乙和丙都是坡地,但乙处较陡,应种植林草,丙处坡缓,可修水平梯田,故B错误C正确;丁位于沟底,应以打坝淤地为主,拦沙蓄水,故D错误。
考点:水土流失的整治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