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①②③段分别位于河流的上游、出山口、入海口附近,因此,①②③段的主要河流作用是侵蚀、堆积、堆积作用。
【小题2】图中②处、③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入海口,因此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山前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
考点: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该图和所学知识,完成8~10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小题2:在AB线上的地质构造类型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断层
小题3:关于该段河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河谷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C.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流向
D.该地质构造不利于修筑隧道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小题1:该处河流的侵蚀是惯性造成的,根据指北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曲流的西岸甲处受侵蚀;“数家新住处”是由堆积作用形成的;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下游;河流发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小题2:AB线上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向上弯曲。
小题3:背斜是良好的油、气储存构造;河谷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河流的流向是由高处流向低处,由内力作用形成;背斜处利于修筑隧道。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2分)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4分)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4分)
参考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大地地质构造,宁夏平原是断层下降形成的,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河流泥沙的沉淀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
考点:我国自然环境特征,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风力搬运作
D.流水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而成的,有风吹来的高原之说。但在黄土高原之上的那种千沟万壑地表形态则是因为黄土的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又多集中在每年的7、8月,且多暴雨,在暴雨与流水的冲侵蚀作用下而成的。故选A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生首先要区分黄土高原的主要成因与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成因不同,这是考生最容易弄错的,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海滨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庐山地处我国江西境内,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由图可知庐山三叠泉是河水从山上流下,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形成的;乙景观位于台北海滨地区,主要由于海水侵蚀作用、而且该景观距海近空气湿度大,风化作用强,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