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盛行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④气候类型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各月降水分配比较均匀,A对。B、C、D错。
小题2:读图,根据⑤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判断,属于地中海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D对。A、B、C错。
小题3:读图,根据②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判断,②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对。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下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地中海气候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错。热带季风气候下为热带季雨林,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表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辐射量随坡度不同而不同。下图为某山地坡面七月份太阳辐射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山地坡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阳坡?②阴坡?③迎风坡?④背风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可以看出该山坡大部分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多与理论值相当,说明该山坡为向阳坡,在坡度为40-50°的范围内,低于理论值,而且相差较大,说明该地可能多阴雨天气,处于迎风坡,故答案选A。
小题2:该地区7月份多阴雨天气,说明雨季集中于7、8月份,我国四个地区中雨季集中于7、8月份的应该是北方地区,故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2、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体现了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6~8题。
小题1:N处数值最可能是
A.4 500米
B.5 000米
C.5 500米
D.6 000米
小题2:引起不同纬度雪线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的高低
B.降水的多少
C.海拔的高低
D.坡向的不同
小题3:同一纬线上雪线高低的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的高低
B.降水的多少
C.山脚下气温的高低
D.山脉的走向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小题1:图中两条相邻的雪线高度差是500米,N最有可能是6 000米,因为向高原内部,降水量减少,雪线高度升高。?
小题2:不同纬度雪线高低的主导因素是气温高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雪线高度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雪线高度低。?
小题3:同一纬线上雪线高低的差异主要取决于降水的多少。降水量多,雪线高度低;降水量少,雪线高度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尺度的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B.区域尺度的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C.垂直尺度的分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D.受局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陆地出现局部尺度分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全球尺度的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区域尺度的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垂直尺度的分异,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水分先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又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