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六)
A.洋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按图中等值线数值变化趋势可知甲地数值在50—52之间,乙地数值在64—66之间,乙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晴天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长于乙地。A正确。
【小题2】乙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B正确。
考点: 等值线图判读、非地带性因素地形对气象气候要素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沿某岛屿20o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后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岛屿可能是( )
A.台湾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加里曼丹岛(印尼)
D.海南岛
【小题2】该岛甲、乙两地( )
A.1月降水量最大
B.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C.7月份气温最低
D.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小题3】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20o纬线某岛屿经度范围在40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自然界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常用环流模式图来表示,读图1-4回答11~13。
【小题1】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圈,则①代表的不是 ( )
A.中纬西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小题2】若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下列环节中仅发生在海域上空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若图示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环节③属于 ( )
A.风海流
B.涌升流
C.暖流
D.寒流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小题1】中纬环流的纬度范围30°-60°。30°附近盛行下沉气流,60°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则乙为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①为西风带,可能为西北风或西南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若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蒸发环节仅发生在海域上空,图中②为蒸发环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若图示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环节③为加利福利亚寒流,为寒流,补偿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09年12月世界多国领导人出席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37?N,12°39?E)召开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全球变暖和节能减排等再次成为热议焦点。结合下列图表,回答问题。(共10分)
小题1:图一中①②③所示的三种辐射,波长最短的是??????,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它被称为?????????????辐射。
小题2:目前地球大气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成分是 (????)
A.氮气
B.氟利昂
C.二氧化碳
D.臭氧
小题3:图二所示地球上CO2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是????????????,我国当年人均CO2排放量约为人均总量最多国的_______%(保留整数)。
小题4:图三中a、b、c、d四幅气温降水分布图中反映哥本哈根气候类型特点的是?????????图。
小题5:下列有关全球变暖所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B.全球变暖会造成中纬度海区台风加剧
C.全球变暖将迫使世界各国改变农业结构
D.全球变暖可能造成地壳活动频繁
小题6:为减小全球变暖的危害,人类可采取哪些主要对策?请你例举三个方面:
???????????????????????????????????????????????????????????????????????????????
???????????????????????????????????????????????????????????????????????????????
参考答案:小题1:③??②??大气逆辐射?(3分)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温度越低,波长越长,波长最短的是③太阳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②大气逆辐射
小题2:目前地球大气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碳所以选择C选项。
小题3:据图分析:图二所示地球上CO2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我国当年人均CO2排放量约为人均总量最多国的19%(保留整数)。
小题4:哥本哈根气候类型为温度海洋性气候,所以选择a。
小题5:全球变暖所产生影响有引起海平面上升、造成中纬度海区台风加剧、迫使世界各国改变农业结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6:为减小全球变暖的危害,人类可采取的措施有: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认真读图表,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该锋面按性质来分应为 锋,判断理由是 。(4分)
(2)6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气团交汇,该地区在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会出现“ ”天气。(2分)
(3)图中可见降水区处于锋 (前或后)。(2分)
(4)7、8月间该锋北进,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天气。(2分)
参考答案:(1)暖 冷气团在后退 (4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锋面类型是按冷暖气团所占主次地位的不同来分类的。图中锋面比较平缓,锋面与地面的夹角较小,是暖气团主动移动压迫锋面形成的;锋面下方冷气团有小环流,那是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的过程中拖拽冷空气造成的,由此可以推断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冷气团被迫后退。根据锋面划分依据该锋面属于暖锋。
(2)6月初,暖气团与冷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两者势均力敌,锋面长期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称为江淮准静止锋,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由于正处梅子黄时,故称梅雨。正所谓“梅子黄时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降水水汽来自暖气团,由于锋面往冷气团一侧倾斜,暖气团位于冷气团上方,所以降水在地面冷气团所在区域。又因为该锋面为暖锋,锋面向冷气团移动,故降水区处于锋前。
(4)夏季随着夏季风的势力增强,推动锋面不断北移,到7、8月间该锋面北进至东北、华北地区,锋面南方在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下,天气以晴朗为主,此时,夏威夷高压强盛,高压脊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
考点:该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主要自然灾害的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