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基于地球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大气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形成三圈环流。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央气象台于2013年9月30日—10月3日,一只气流由蒙古南下,我国自北向南出现小到中雨的天气过程。据此,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一只气流由蒙古南下,应该为冷空气,而且自北向南出现小到中雨,故应该为冷锋,南京纬度高,应该位于冷空气一侧,上海位于暖空气一侧,故选C。
【小题2】由上题可知,这是一次冷锋天气过境,伴随降水,还会出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力增强。
考点:该题考查冷锋。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A、D在近地面,B、C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A、B、C、D四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 气温相对最高的是______。(4分)
(2)如果箭头②表示白天海岸地带的海陆风,则A、D两地表示海洋的是 。(2分)
(3)如果此图表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A、D两地表示城区的是 。(2分)
参考答案:(1)D(2分) A(2分) (2)D(2分) (3)A(2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若图示表示热力环流,则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气流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故气压最高的应为近地面的D点。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上气温越低;近地面气温高则盛行上升气流,故A点的气温最高。(2)若图示表示白天的海陆风,则白天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的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故D处表示海洋。(3)若为城郊环流,则由于城市形成热岛效应,城区始终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A表示城区。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热力环流中气压、气温的一般分布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白天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可画图分析更清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13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1.有关图中各地气温高低的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2.丙所在半岛西海岸典型景观的形成原因
A.甲高于丙,洋流
B.乙高于丙,纬度位置
C.甲高于丁,地形
D.丁高于乙,海陆位置
E.海浪侵蚀
F.流水侵蚀
G.冰川侵蚀
H.风力侵蚀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欧洲的气候。
1.根据等温线的分布,A项甲处气温高于丙,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影响;A项错误。
B项乙处气温较丙处高,主要是由于乙处受暖流影响;错误。C项甲处地势较丁低,故甲纬
度较丁高;正确。D项丁处温度高于乙处,主要是由于纬度低;错误。故选C项。
2.丙为斯卡的那维亚半岛,由于所处纬度高,故历史时期冰川作用明显,形成峡湾
地貌。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草皮一起燃烧,产生滚滚浓烟。下图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秋季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易出现霜冻现象。燃烧草类形成浓烟可增强大气逆辐射,减轻霜冻危害。图中字母c表示大气逆辐射,故C正确。
考点:大气逆辐射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商业中心和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