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四)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 B.受准静止锋影响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1月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部晴天出现的频率最多达70多,而图示7月该地区的晴天出现的频率最小低于10,是四个地区变化最大的地区。故选D。
【小题2】图中①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地形不闭塞;1月气温低,蒸发较弱;受东北季风的影响,不会有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但是此时间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阴雨天气,所以晴天出现的频率低。故选B。
考点:等值线、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示意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4:40
B.9:20
C.21:20
D.15:20
小题2:若Q点为67°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波斯湾驶出的油轮顺流而下直奔马六甲海峡
B.上海中小学午休时间延长
C.澳大利亚小麦带正在抢收
D.海河流域处于汛期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小题1:由图可知,东经70度为晨线的中线,即东经70°上的时间为6时,由此可推出北京时间。
小题2:若Q点为67°N,可推出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由波斯湾驶出的油轮逆流到马六甲海峡,上海中小学午休时间缩短,海河流域处于枯水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北京时间3月21日13时20分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该日(???)
A.广州日出比上海早
B.南极中山站有极昼现象
C.有太阳直射现象
D.北京白昼时间长于上海
小题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100°E,0°)
B.(140°W,0°)
C.(140°E,0°)
D.(100°W,0°)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故全球昼夜平分,故ABD错误。
小题2:3月21日,该地正午物体影子为0,故判断当地太阳直射,当地位于赤道上,太阳直射发生于当地正午12时,而北京时间为13时20分,即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1小时20分,即经度位于120°E西侧20°.故选A项。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春秋分日的全球昼夜长短状况,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判断当地纬度,利用地方时的差异计算当地经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运动的概况。地球自转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各地都相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为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本题叙述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低于10℃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
【小题2】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现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认为冬季包含
A.10、11、12月
B.11、12、1月
C.12、1、2月
D.1、2、3月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五天平均气温是划分四季的主要依据,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太阳辐射)、地表热力性质、地形地貌等,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域出现不同的季节,也就是气温差异大,因纬度(太阳辐射)和地表热力性质基本相同,那就是地形地貌的差异造成的。故选B。
【小题2】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而地面热量来源最终来自太阳辐射,由于吸热、转换、传热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气温的变化要滞后于太阳辐射的变化,北温带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是在12月,而气温最低在1月,而气候是依候平均气温来划分的,因此北温带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认为冬季包含12、1、2月。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