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科考队到达了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的最高点(80°22′0″S、77°21′11″E),回答下题:1.中国科学家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时,当地的区时是2.考察队员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插上五星红旗,红旗向
A.3时16分
B.0时16分
C.23时16分
D.3时0分
E.东南方向飘动
F.东北方向飘动
G.西南方向飘动
H.西北方向飘动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根据77°21′11″E为东五区,东五区比东八区晚3个小时,所以当地的区时是1月18日3时16分-3小时=0时16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南极附近为极地东风带,为东南风,红旗飘向西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一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下图示意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读图完成题.
1.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2.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重庆日出时间最有可能是
A.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
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
C.重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
D.孟买由雨季变为旱季
E.5时
F.6时
G.7时
H.8时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当日地距平比为a时,且为负值,表明实际日地距离比日地平均距离小,因此a位于近日点附近,即1月初;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且为正值,表明实际日地距离比日地平均距离大,因此b位于远日点附近,即7月初;所以,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即由1月初至7月初,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不对,应为减小,故A错。地球的公转速度应该变慢,故B错。北半球有冬季进入夏季,故重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正确,故C对。孟买在北半球,应该由旱季变为雨季,D错。
2.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日地距平比最大且出现正值,说明日地距离最大,为7月初,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于6时,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日地距平比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组难度不大,但不宜得分,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一日地平均距离,这样就可以确定a或b时对应的日期了,化难为易,解答就比较方便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中,弧线ONP为某经线圈中的一段,其中N为北极点,阴影为晨昏圈平面,甲乙两点纬度值相同。据此回答题。
1.O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此图所示季节
A.40°
B.20°
C.0°
D.30°
E.南极大陆周围冰山漂浮
F.长江中下游地区桃红柳绿
G.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H.华北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可推算北极点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而O点应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其纬度为7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所以0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
2.结合上题结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南极大陆此时为冬季,A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夏季,B项错误;南亚此时盛行西南季风,故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流动,C项正确;华北平原播种小麦在秋季,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能根据北极地区的纬度分布、太阳高度等信息可判断极昼极夜的范围,进而分析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根据南北半球的地理现象判断季节。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2013年1月至2月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地震发生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
A.①处地震时太阳直射点南移
B.②处震级最高,震源最深
C.③处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
D.④处地震时可能引发海啸
E.确定震中精确位置
F.测定地震震级和烈度
G.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H.监测人员的伤亡情况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地区发生地震时间是1-2月,发生在12月22之后,3月21日之前,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故答案A错误,图中震级最高的是②地区,7.8级,震源最深的是③地区130千米,故答案B错误,③处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属于碰撞边界,属于挤压消亡地带,,故答案C错误,④处位于海洋,地震时容易引起海啸,故答案选D。
2.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分析从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获得的信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提供决策信息。所以地震发生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分析遥感提供的震后数据,评估地震灾害损失,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壳运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信息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C港和D港相比较

A.沿岸同为暖流
B.沿岸同为寒流
C.多雨期一致
D.高温期一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判断,C港位于美国西部沿海,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港位于澳大 利亚东部,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所以A、B错。C位于北半球,D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正好是南半球的夏季,所以C对。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