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宇宙中的地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经过该界面后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地球内部熔岩来源于软流层,其位置在上地幔上部。
【小题2】熔岩所在圈层为地幔,其与地壳间的界面为莫霍面,在该界面上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拨波速都明显加快(均能穿过);莫霍面的地下深度即地壳厚度,陆地部分比海洋部分厚。
考点: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的四国均有回归线穿过,回答下列各题。
1.上述四国中没有沙漠分布的是2.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E.图c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F.图b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G.图a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H.图d有世界最长的河流经过
I.图a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
G.图b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图c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图d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参考答案:1. A
2. C
3. 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中的重要国家概况,难度不大。1.据图可知,a国是巴西,b国是印度,c国是澳大利亚,d国是埃及。虽然各国都有回归线穿过本国,但巴西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无热带沙漠分布;其余各国均有热带沙漠分布。2.图a巴西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其余选项说法均正确。3.a国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甘蔗和柑橘生产国;b国印度工业集中在东北部地区;d国埃及主要经济支柱为:石油、运河、侨汇、长绒棉;c国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也是世界粮食出口大国,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区域图,某日一架飞机日出时从乙地起飞,朝正东沿纬线飞行,一路阳光普照,经过4小时到达甲地时,正好看到日落。回答题。
1.甲地日出地方时:2.到达甲地时,飞机上的人看到太阳在飞机的3.当天若全球皆为晴天,这一天内可以观看到北极星的地区范围占全球的比例
A.4时
B.6时
C.8时
D.10时
E.左前方
F.右前方
G.左后方
H.右后方
I.超过一半
G.刚好一半
不到一半
不到四分之一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纬线上,经度差为60°,故甲地的地方时较乙地早4个小时,从乙地日出时飞机起飞,经过4个小时到达甲地,刚好日落,可判断该纬线上的昼长为8个小时,故日出时间为12-1/2(昼长)=8点钟。
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昼长只有8个小时,即出现昼短夜长,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冬半年日落方向为西南方向,结合飞行方向为正东,故判断太阳位于当地的右后方。
3.当天全球天气晴朗,则北半球的夜空中都应能看到北极星,结合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出现昼短夜长,故北极地区出现极夜,故北半球的全部范围都应能看到北极星,故占全球的一半。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地图、时间问题的综合分析等内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抓住以下信息:①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故昼长相等,昼长应为日出到日落的时间差,而两地的时间差应结合飞机的飞行时间和地方时的差异分析。②结合昼夜长短状况掌握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日出日落方向。③抓住北极星的观测范围,注意极地的极昼极夜现象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G
B.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C.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D.E、D合为岩石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在地球的内外圈层中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三部分构成了外部圈层;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D、F、G构成了内部圈层;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所以本题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小题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
【小题2】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错;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B正确;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D错;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A错。
考点: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宇宙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