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华北平原地区正在忙于收摘棉花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C.美国东南部沿海飓风活动频繁 D.三江平原正在忙于播种小麦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甲乙两图的风向方向不同,说明该地区一年中受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
【小题2】如图甲所示,该地区此时受西北风影响,故受西风带影响,为当地冬季,则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即美国东南部沿海飓风活动频繁。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分布及季节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分析,A层是______,B层是________,C层是________
(3)A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B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
(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图中的_____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____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影响的是____层,发射人造卫星在_____层。(填字母)。
参考答案:(1)大气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2)对流层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们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将大气分为三个层次。
(2)读图可知,图中最底层的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高层大气。
(3)根据图中气温和高度变化可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4)对流层以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对变;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高层大气,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人造卫星多分布在次层。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据央视网消息:历时三年建设的中缅天然气管线于2013年10月20日全线贯通。中缅天然气管线起点位于缅甸西部皎漂港,终点为我国广西贵港,全长7676 公里。纵贯我国西南4个省区市。据估算,中缅天然气管线投产后每年将为我国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相当于2012年全国消费量的8%。
材料二 我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示意图。
(1)西北油气进口通道首先进入霍尔果斯,它位于我国的 (省级行政区名称),东北油气进口通道首先进入我国的 (省级行政区名称)。(2分)
(2)西南油气通道的起始地在缅甸马德岛上的皎漂镇,这里的工程建设深受气候影响,每年的 季施工尤其困难。图中能够表示皎漂镇气候类型的示意图是 。(3分)

(3)中缅天然气管线的建设,对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4分)
(4)我国目前一半以上的石油、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简要分析中缅天然气和石油管线的建设,对我国优化能源进口路线及保障能源安全的重大意义。(3分)
参考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分) 黑龙江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西北油气进口通道首先进入霍尔果斯,它位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油气进口通道首先进入我国的黑龙江。
(2)西南油气通道的起始地在缅甸马德岛上的皎漂镇,这里的工程建设深受气候影响,每年的夏(或雨或湿)季施工尤其困难。图中能够表示皎漂镇气候类型的示意图是C。
(3)中缅天然气和石油管线的建设有利于缓解我国西南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就业机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中缅天然气和石油管线的建设使的我国石油进口绕开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航线,使我国的石油进口线路更安全;有利于我国能源进口的多元化,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缩短了原油进入我国的路程,降低了运输成本。
考点:能源跨区域调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只要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即可作答。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典型地貌等高线图,回答1~2题。?
1、左图表示的地貌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2、关于右图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旱涝、盐碱和风沙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三大障碍?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扇?
C.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为内流河,湖泊多为咸水湖?
D.该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绿洲农业发达?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