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C.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D.年货运量较小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P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早于4月5日,Q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位于4月5日与4月10日之间,比P地迟;由图中经纬线和河流判断是我国东北地区,Q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势高,气温低,融雪日晚。选C正确。
【小题2】东北地区的河流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东北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比华北地区较小;含沙量小,结冰期长;夏季水量大,可通航,年货运量较大。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及河流水文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株洲市2014年12月3日7时至4日7时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当地雨后转晴,气温仍持续降低并保持在较低水平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的控制 ②暖锋过境前,受冷气团控制
③大气逆辐射弱,降温较快 ④冬季太阳高度偏低,太阳辐射较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小题2】同期湘北石门县东山峰迎来美丽初雪,成为湖南省最早下雪的地方,主要受以下哪些因素影响( )
①纬度因素 ②寒流因素 ③地形因素 ④大气环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当地雨后转晴,气温仍持续降低,说明是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的控制,①对。暖锋过境前,受冷气团控制,没有降雨,②错。晴天,大气逆辐射弱,降温较快,③对。12月份,我国是冬季,太阳高度偏低,太阳辐射较弱,④对。所以B对。
【小题2】株洲位于湘中地区,冷锋过境。湘北石门纬度较高,此时受冷气团控制,有纬度因素影响,①对。该地位于内陆,没有寒流因素影响,②错。东山峰应是迎风地带降雪,有地形因素,③对。冷气团是冬季风活动,属于大气环流因素,④对。所以C对。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影响区域降水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2-7“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小题1】读图2-7,A、B、C、D代表的区域中,粮食作物青稞主要种植在_____区域;饮食习惯以麻辣著称的是_____区域, B地区有典型的_____________地貌发育。
【小题2】长江中游地区多曲流,易引发_____________灾害;长江三峡建成以后,通过对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环节进行人工干预,以减少水旱灾害,造福于民。三峡工程首要任务是( )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灌溉
由于三峡作用,防洪压力大大减轻的地区有 ( )
A.成都平原 B.四川盆地 C.江汉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小题3】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6、7月份在___________锋控制下有一段集中降水时间,夏秋季节可能发展成台风天气,并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 )
它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所造成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小题1】A B
本题解析:【小题1】粮食作物青稞主要种植在青藏高原地区,长江的源头A为青藏高原区;饮食习惯以麻辣著称的是四川盆地,为C区域,B区域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小题2】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长江三峡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由于三峡作用,防洪压力大大减轻的地区是江汉平原。
【小题3】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6、7月份在准静止锋锋控制下有一段集中降水时间,夏秋季节可能发展成台风天气,并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是热带气旋,中心为低压,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台风的危害是严重威胁航运安全;摧毁地面建筑、道路、庄稼等。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年我国贵阳、杭州、北京三个城市日照时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贵阳、杭州、北京的代码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小题2】与③城市相比,②城市7月份的日照时数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白昼最长
C.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D.地势最高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贵阳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少,对应③。杭州位于长江下游,夏季有伏旱现象,所以7、8月份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对应②。北京冬季干燥,降水少,太阳辐射高于夏季,对应①。所以C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②城市7月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太阳辐射多,A对。③与②纬度相近,白昼长度,正午太阳高度相近,不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B、C错。②比③地势低,D错。
考点:不同区域日照时数差异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