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A.一个行政区 B.两个行政区 C.三个行政区 D.四个行政区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我国领土的最西端①位于帕米尔高原;最北端②位于漠河,为中俄边境,最东端③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位于中俄边境,故选C项。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①位于新疆;②③位于黑龙江;④属于海南。
小题3:我国的沿海省区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和台湾14个省区。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疆域分布,可结合地图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
小题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小题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区域是人们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故选A
小题2: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故选C
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熟悉区域的概念及其特点,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中央在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又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材料二 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图
小题1:下列省区中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A.福建
B.陕西
C.吉林
D.安徽
小题2:图中甲、乙两省有闻名全国的有色金属治炼工业,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为________。
小题3:甲、乙两省南部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主要做法和不利气候条件分别是什么?
小题4:建国后,甲、乙两省湖泊面积锐减,湿地面积减少,其原因是什么?
小题5:东风汽车制造厂将工厂总部从十堰迁至武汉,从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小题1:CD小题1: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电丰富小题1:立体农
本题解析:考查中部地区地理综合特征。小题1:福建位于东部经济地带,陕西位于西部经济地带,吉林和安徽位于中部经济地带。小题1:根据图示判断,甲为湖南省,乙为江西省,两省都与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根据图示看出两省都有水利枢纽,水电丰富。小题1:低山丘陵区适合发展立体农业。但是两省春季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夏季出现伏旱天气。小题1:两省地处南方,人口较多,耕地较少,因此,两省都进行了围湖造田;加之上游河流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严重淤积河道。小题1:考查工业区位分析。可从交通、科技、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工业基地略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工业基地为我国的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小题2:该工业基地发展主导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丰富
B.农副产品丰富
C.水能资源丰富
D.煤铁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图示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
小题2: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丰富的煤铁资源是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导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并掌握我国的区域概况。本题还可结合该地区传统工业的衰退、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中采取的主要措施等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