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①铁矿石②部分汽车配件?③电子元器件④天然橡胶⑤原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0年春,西藏易贡藏布河沿岸发生大滑坡崩塌,致使易贡藏布河堵塞,其最大潜在威胁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于北京时间8月10日5:25在浙江省温州苍南登陆。台风引发温州、丽水等地多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全省因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回答下列各题。1.台风“桑美”在温州苍南登陆时2.台风“桑美”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其他灾害,说明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参考答案:1.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和自然灾害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地震示意图,回答5—7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26日清晨,大雾笼罩长沙城区,市区许多道路能见度一度不足10米,给人们出行带来影响。而从4月25日晚上开始,黄花机场受雾影响暂时不能正常起降。据机场气象部门预测,大雾将在9:30消散。截止26日8:30,受雾影响取消航班46架次。
(1)分析大雾的危害及防范措施。(6分)
(2)解释“十雾九晴”和日出后几小时大雾逐渐消散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危害:能见度小,影响交通出行;(1分)空气质量差,危害人体健康。(1分)
防范措施:及时预报预警;加强宣传教育;关闭高速公路等。(4分,1点2分,答对2点给满分)
(2)“十雾九晴”的原因:晴朗的夜晚近地面气温迅速降低,容易出现逆温,从而容易出现雾。(2分)
日出后几小时大雾逐渐消散的原因:日出后,气温逐渐升高,逆温结束,大雾逐渐消散。(2分)
本题解析:
(1)此题以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防范措施的综合分析能力。大雾天气直接导致空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出行;由于逆温现象严重,空气以下沉为主,质量较差,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雾天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口罩;驾车出行须打开防雾灯,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制动距离,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气象部门要及时预报预警;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注意交通安全,必要时暂时封闭或停航;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醒民众做好提前准备工作。
(2)此时考查逆温现象的应用。形成雾的条件有三个:一是近地层的水汽比较充足;二是空气中要有较多的凝结核;三是空气中的水汽要能够达到过饱和。“十雾九晴”主要是晴朗的夜晚近地面气温迅速降低,容易出现逆温,从而容易形成雾。日出后,气温逐渐升高,过饱和状态的逆温逐渐结束,雾也就逐渐消散,天气晴好。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城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