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图中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甲、乙两图的关联性体现如下关联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②表示_______,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②表示_______;该地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C、D两处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产生的自然背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图中,省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
材料三?该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

小题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4分)
小题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12分)
小题3: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10分)
3、单选题 下列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最小的地区是
[?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珠江三角洲
4、综合题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2,说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高原山地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沙漠气候区
D、温带草原气候区
2、有关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B、聚落无需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C、该聚落的降水类型主要为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D、该聚落的修建减少了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