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大多数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原因是
A.城市“热岛效应”时的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回流
C.沙尘暴时的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原因就是喝酒污染严重,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近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据图11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3分)
(2)说出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2分)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5分)
参考答案:(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减少中心城区大气污染。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本题解析:(1)城市化的标志包括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区域内城市数量的增长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强化。据此结合图示分析即可。(2)国道作为过境干线,经过市区,则会加重对市内交通的干扰,且造成大气污染等。(3)钢铁厂生产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应布局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化工厂生产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布局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城市合理规划的常规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掌握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和过境干线、污染工业的合理布局原则,结合图示信息合理布局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甲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乙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00年~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②政策支持?③农业劳动力增加?④科技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