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等值线图》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考查等值线的判断。
小题1:根据风向可判断,a>b>c;河流处等高线由低向高弯曲,g>f;根据风向,可知南边为高压,大陆为高压时,说明大陆为冬季,因此,该地位于南半球,所以e<d。
小题2:根据上题结论,气温M地高于P地;两地之间出现冷锋,M位于冷锋锋前,为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高于P地。
小题3:由于纬度的延伸方向为东西方向,所以导致等温线呈现东西方向延伸。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5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回答19—20题。
小题1:图中最低气温区域的成因主要是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
C.夏季风不能影响
D.太阳辐射少
小题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是因为受海洋影响
B.我国夏季盛行风都是东南季风
C.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暴雨水灾严重区
D.我国暴雨水灾严重区都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3中a、b是北半球某地理要素等值线,且a>b。M、N分别位于图中a、b线之中点。读图回答问题。
若a、b是纬线,M、N在同一经线上相距2220千米。当国际标准时间为6点时,M地为正午,其太阳高度角为O°。同时,观测到北极星的高度为70°。则N地可能
A.昼长夜短
B.受冷高压控制
C.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刻
D.河流出现凌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地图。MN在同一经线上距离2220KM,计算纬度差为20°;当国际标准时间为6点时,M地为正午,即M地时间为12时,计算M点所在经度为90°E;其太阳高度为0°,表示位于晨昏线上,即出现极夜;说明此时太阳直射20°S;即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而观测到北极星高度为70°,即当地纬度为70°N,故N点的当地纬度为50°N;根据N点的地理位置(90°E,50°N),该地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则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是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所示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A.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B.滥采滥挖珊瑚礁使海水逐年变深
C.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使海水逐年变浅
D.填海造陆使海水逐年变浅
小题2:近几十年来这种凸向越来越大,对此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A.禁止滥采滥挖珊瑚礁
B.做好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C.经常使用挖泥船清除泥沙
D.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所示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说明河口附近海水相对较浅,这与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密切相关。
小题2:近几十年来这种凸向越来越大,说明河流含沙量大,河流含沙量大与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外密切相关,因此针对河流含沙量大采取的对此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做好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主要借助等深线的判读考查流域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解答本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原因,明确了原因知道了问题,对策就一目了然了。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某省区气温年较差(单位:°C)分布图,回答11—13题。
小题1:图中省区北部的气温年较差高于南部,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洋流
D.海陆位置
小题2: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但气温年较差却不同,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经度
C.河流
D.海陆位置
小题3:关于该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C.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D.夏季会受到伏旱的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