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b B.c C.d D.e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a溪流第一断面的海拔在140—160米之间,第二个断面之间的海拔在100——120米之间,所以其落差在20—60米之间,结合选择项可知,40m符合条件,B正确。
【小题2】根据“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可知,水圳目的是为了灌溉农田,所以其分布地区有大片的农田,而农田多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即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另外水圳灌溉农田利用落差来引流,所以其分布地区要有适当的落差。根据这两个条件,结合图中信息可知,b处最合适。A正确。
【小题3】丙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最容易被侵蚀,C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河流地貌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表及震中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3题。
小题1:据表可以看出,烈度与表中h和Ms的关系是
A.烈度与h呈负相关,与Ms呈正相关
B.烈度与h呈正相关,与Ms呈负相关
C.烈度与h、Ms都呈正相关
D.烈度与h、Ms都呈负相关
小题2:图中A地位于震中,假如当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纵波)以8千米/秒的速度向外传播。那么位于图中B处的某海轮将于地震发生后约多少时间有震感
A.30秒
B.40秒
C.50秒
D.60秒
小题3:下列多地震的地区与图中A地位于同一地震带内的是
A.土耳其
B.厄瓜多尔
C.阿富汗
D.伊朗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深度(h)的增加,烈度逐渐减少,而随着震级(MS)增加,烈度逐渐增大,故综合看,答案A符合表中关系。
小题2:由右图,可初略估算A点到B点的距离大概为纬度2度,且在同一经线上,故可根据地球表面两点间的距离计算,任何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约111km,所以AB两点距离约为222km,可知时间大约为30s,故答案A正确。
小题3:从右图经纬度可知,此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厄瓜多尔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同样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故答案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依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2分)
(2)与B河相比,说明A河水文特征及其成因。(4分)
(3)概括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征。(2分)
(4)该地区景观独特,是侏罗纪江南翼龙化石的发现地;山中瀑布美不胜收,峰下江水弯曲,状如“九龙戏珠”。根据材料,分别指出该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外力表现形式。(2分)
参考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或西部高、北部高)、东南低。(4分)
(2)A河流量大,水量稳定,流域面积较大(上游有支流补给),有湖泊调节水量。(4分)
(3)主要分布在沿河流,地势低平(谷地)、沿海岸的地区。(2分)
(4)流水侵蚀、流水沉积(2分)
本题解析:
(1)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主要包括地形种类和地势特征两方面。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河水流速大小;水能资源是否丰富。A河流域面积较大、有湖泊调节水量。所以河流量大、水量稳定。
(3)据图可知:图中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沿河流、地势低平的谷地、沿海岸的地区。
(4)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该地区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水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Tsingy De Bemaraha国家公园坐落于马达加斯加西海岸,该地有大片石灰岩地形,吸引大量的游客。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石灰岩地貌景观形成的必备条件是
①可溶性岩石?②终年多雨的湿润气候?③流水的溶蚀作用及流动性?④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2:影响该国稻麦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水源
D.交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石灰岩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其形成受众多因素(气候、岩石、水文、地形地势、植被等)的影响,其的主要条件是:可溶性岩石,高温多雨的湿润气候;流水的溶蚀作用及流动性;可溶性岩石具有一定的空隙等。题干中②中关于气候条件的说法,缺少了气候中温度的要求,并且并非要求终年都多雨的湿润气候,所以D项正确。
小题2: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从题图中河流的分布可知该岛有一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中东部(偏东部分布),从而使得该岛东部平原面积狭小,而西部平原面积较广阔;虽然东部的气候更有利于水稻的种植,但地形条件没有西部好,因而造成了该岛稻麦种植主要分布于西部,A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已知I、II、III三类岩石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①褶皱? ②断层? ③地壳的升降运动? ④岩浆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由图可推知
A.M断层先形成,O地层后形成
B.O地层先形成,N地层后形成
C.C层形成时,该地为陆地环境
D.从E层形成期到F层形成期,海平面上升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首先岩层弯曲形成褶皱;然后断裂上升或下沉形成断层。符合的是A项。
小题2:C岩石是砂岩,又是河湖沉积的产物。所以是陆地环境。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太阳对地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