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索契地处俄罗斯南部、黑海沿岸,是俄罗斯最狭长的城市、最受欢迎的旅游度假疗养胜地,也是地球最北端的亚热带气候区。短小的索契河把索契市分为东西两半。
材料二:大高加索地区地形图(图甲)。

材料三:索契及其附近海水表面温度变化图(图乙)。
(1)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为?、?,南部地形以?为主。(3分)
(2)结合材料分析索契成为地球最北端的亚热带气候区的原因是?、?。(2分)
(3)简述索契河的主要水文特征。(3分)?
(4)索契-巴库铁路建设方案(图示虚线)中,最合理的是?,理由是?。(3分)
(5)分析索契冬奥会举办雪上项目的优越自然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中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大山脉,南北海拔较低;北麓较缓,南麓较陡;南部地形以高原为主(3分,每点1分)
(2)大高加索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黑海的调节作用;主要受暖湿西风影响;海拔较低(每点1分,任答3点得3分)
(3)径流量大;流速快;汛期出现在冬季;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每点1分,任答3点得3分)
(4)③(1分)距离较短;沿线地势起伏较小(2分,每点1分)
(5)南临黑海,冬季降雪量大;山地气温低,积雪时间长;山脉高大,滑雪道长,利于滑雪。(3点共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甲,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析,中部海拔高,为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大山脉,南北两侧海拔较低。山脉北麓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南麓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左右,说明地形以高原为主
(2)索契的海拔较低,北部的大高加索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受黑海的调节作用,主要受暖湿西风影响。所以气温较高,形成亚热带气候类型。
(3)索契河位于山脉南麓,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坡度陡,河流流速快。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所以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属于亚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的含沙量小。
(4)读图,①线路太远,投资大。②线路过山区,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只有③线路,距离较短,沿线地势起伏较小,是最合理的线路。
(5)索契南临黑海,冬季降雪量大。山地海拔高,气温低,积雪时间长。山脉高大,滑雪道长,利于滑雪。有利于举办雪上项目。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在本次气候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并宣布中国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节能减排的措施。
材料二 世界气候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1)简述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2分)
(2)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与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达成共识,为什么海岛国家代表很沮丧?(2分)
(3)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 ?(4分)
(4)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2分)
 
	参考答案:
(1)燃烧煤炭、石油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砍伐,使得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2分)
(2)全球变暖导致海面上升,岛屿国家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2分)
(3)①有利于节约资源;②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④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4分)
(4)重大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所造成的;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到全球的后果。(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及文字(歌词节选)材料,分析回答。

(1)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现象,从鸿雁生存的地理环境方面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歌词中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留恋与欣赏。请指出至少两方面的欣赏自然景观的要领。
 
	参考答案:
(1)鸿雁迁徙由于季节变化;生物量小,食物不足。
(2)掌握了欣赏时机;以情观景。
	本题解析:
(1)从材料中的鸿雁北归还等语句反映出候鸟随季节的迁移。影响候鸟的迁移的原因主要是觅食和繁殖。冬季北方地区生物量小,食物不足,候鸟往南迁移。
(2)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旅游景观的欣赏方式有(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选择观赏位置(3)把握观赏时机(4)动静结合(5)把握特点,情景交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河流的渔业资源变化是由:①污水排放量;②人口;③江水流量三个因子及变化趋势共同决定的,下面是该河某河段的这三个因子变化趋势图,④线是该河段渔业资源变化。读图回答第11~12题。?

11.在(5)时间段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和污水排放量在这个时间段对渔业资源有很大的影响
B.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是提升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
C.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是提升渔业资源的关键
D. 如果人口和污水排放量严格控制在某个水平,则渔业资源仅由河水流量决定
12.如果用渔业资源变化代表该河段生态变化,(2)和(3)时间段内,河流生态与污水排放量成正相关现象,关于其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是因为生态变化本身就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里刚好凑巧是正相关
B.是因为人口控制在一定数量
C.是因为人口数量相对稳定,所以污染物的排放量是较为固定的
D.因为河流在一定江水流量值上具有较高的自净能力
 
	参考答案:DD
	本题解析:在(5)时间段中,人口和污水基本不变,对渔业影响不大;渔业资源受到人口、污水和水量三方面的综合影响;而当人口和污水基本不变时,影响渔业的主要因素就是河水流量。
渔业代表河段生态变化,而要解释河段生态与污水排放量成正相关,只能理解为河流自净能力强,河段生态较好。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0分)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能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 ___江,最终流入___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_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
 
	参考答案:(20分)
(1)③;澜沧;南?(3分)
(2)山河相间,北高南低;侵蚀(切割)(6分)
(3)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只需写出四点即可满分8分)
(4)甲;丙;丙(3分)
	本题解析:。
(1)图中三条河流①是伊洛瓦底江,②是萨尔温江,③是湄公河,在我国境内成为澜沧江,最终流入的海洋是南海。
(2)湄公河流域位于中南半岛,其地形地势特征是山河相间,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地势升高,后期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形成这种山河相间的地貌特征。
(3)湄公河流域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气候湿热,沿河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该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加之该地区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所以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
(4)图示区域内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中国,对应图中甲,泰国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天然橡胶和稻米的生长,橡胶和稻米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很大,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和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