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不足,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① 节约用水② 大打深机井?③ 南水北调?④ 退田还湖,增加水面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6分)
(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6分)
(4)图中A处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地,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重工业基地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试分析治理东北老工业区环境污染的措施。(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中表示江苏省1985~2008年几种用地重心变化的轨迹。读图分析可知

A.农业生产用地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主要原因是苏北地区农业发展快
B.生态用地重心总体向苏南方向偏移主要原因是苏南地区环境污染较轻
C.城镇生活用地重心总体向南偏移主要原因是苏南地区工业化迅速推进
D.从重心变化的轨迹与几何重心的距离看只有城镇用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在增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察的背景是江苏南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造成的影响。A选项错误,农业生产用地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主要原因是苏南耕地面积减少,导致重心向北迁移;B选项错误,生态用地重心总体向苏南方向偏移主要原因苏南地区由于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加重;C选项正确,城镇生活用地重心总体向南偏移主要原因是苏南地区工业化迅速推进;D选项错误,从重心变化的轨迹与几何重心的距离看,上述三个重心分布的不均衡性都在增大。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5分)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

材料二?经专家对植被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4类:①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杨树、刺槐等;②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③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沙棘等;④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摘自:科学时报2007—06—19)
材料三?中非合作项目之一: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埃及资源和地缘优势,在埃及投资建设纺织厂,70%以上的产品将出口到欧洲、美国以及中东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图中所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并说出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3分)
(2)判断新城位于图中A、B、C的何处,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甲乙两居住区房价
差异的原因。(6分)
(3)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当地选用杨树、柠条作为绿化树种,试分析评价其生态意义。(4分)
(4)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请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6分)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埃及建纺织厂的区位优势。(6分)
参考答案:(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阻挡,气候干旱;水源(3分)
(2)C;甲处房价高于乙处;原因是甲处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地势
高、环境好,远离加工业区。(6分)
(3)有利影响:柠条抗旱性强,固沙效果好。
不利影响:杨树和柠条的生态效益低,原因是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而选择的树种耗水高(4分)
(4)当地气候干旱、多风沙,蒸发旺盛;覆盖砾石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风对土壤
侵蚀;增强气温的日较差,有利于糖分的积累。(6分)
(5)埃及盛产长绒棉;地处交通咽喉(地处苏伊士运河航线要冲)交通便捷;距市场近? (距欧洲、美国、中东近,缩短了运输距离);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及其它合理说法。(答出3点,得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材料综合分析能力。(1)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上,该地区深居内陆,周围有高山阻挡,海洋水气难以到达,表现为气候干旱。其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水。(2)新城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且公路从此地经过,只有图重C处,甲居住区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又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环境质量远远好于位于加工工业区的乙居住区。(3)有材料二知,杨树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柠条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用杨树、柠条作为绿化树种好的方面是柠条抗旱性强,固沙效果好;不好的方面杨树和柠条的生态效益低,原因是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而选择的树种耗水高。(4)西北地区蒸发量较大,覆盖砾石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护土壤墒情;另一方面还会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5)影响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一般从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因素分析,注意结合当地实际。
点评:综合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值得借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