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水、热交换,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而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 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并据此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厄尔尼诺现象严重的年份,东南信风减弱,太平洋南赤道暖流也相应减弱,太平洋中、东部向西流动的暖性海水明显减少,甚至东流。这一异常现象,一方面导致南美太平洋沿岸海水上涌减弱或停止,水中营养物质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使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由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温度升高和海水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浮游生物骤减、鱼类与鸟类大量死亡。同时,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对热带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带来严重影响。热带太平洋东岸地区因海水温度升高,上升气流活跃,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而热带太平洋西岸地区因暖性海水减弱,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导致旱灾。
?厄尔尼诺的形成发展说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环流的改变,引起洋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洋流的改变,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有反作用于大气圈,引起降水异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09年12月7日~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这说明全球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们的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由于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厄尔尼诺、拉尼娜、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对全球造成巨大的损失。
材料二:
? 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其基本特征是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而赤道太平洋西部海域水温下降。结果造成一些地区干旱,一些地区暴风骤雨。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
材料三: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
(1)下图为赤道太平洋上空甲、乙两种大气环流形式图,属于正常年份的是_______图,属于厄尔尼诺
年份的是_______图。

 (2)正常年份与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大洋东侧的秘鲁沿岸和大洋两侧的印度尼两亚的气候特征有何差异?
(2)正常年份与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大洋东侧的秘鲁沿岸和大洋两侧的印度尼两亚的气候特征有何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厄尔尼诺”盛期,秘鲁渔业生产损失巨大,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拉尼娜”盛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发生台风的次数将增多还是减少?请联系影响我国台风的发源地简要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乙;甲
(2)秘鲁沿岸:由干旱变得多雨。印度尼西亚:由多雨变得干旱。
(3)(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升高,冷水性鱼类大量死亡;东南信风减弱,抑制了秘鲁沿岸的上升流,鱼类饵料锐减。
(4)增多。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在“拉尼娜”盛期,赤道太平洋西侧海水比往
常更加温暖,上升气流更加旺盛,故更容易形成台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进入2012年,极寒天气”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据报道,欧洲部分地区近期出现百年来最低气温,以及数十年来最大规模降雪.据专家称此灾害与拉尼娜现象相关,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据此回答1-2题.

1.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处近地面等压面凸起比常年平均位置低
B.缓解秘鲁沿岸地区的早情
C.太平洋西部与东部海平面高差较常年增大
D.印度尼西亚东部岛屿火灾风险等级上升
2.2012年“极寒天气”对欧洲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农产品的价格上扬
B.内河通航条件恶化
C.用电量上升,能源供应紧张
D.诱发洪水、雪崩、病虫害等次生灾害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据香港天文台2011 年10 月19 日透露,由于拉尼娜现象正在形成,深圳、香港今年将会经历一次又冷又长的寒冬,有可能再现2008 年冻雨灾害。提醒市民做好防范准备。回答1 ~2 题

1.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0?℃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与拉尼娜现象相反的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就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的海水异常升温现象,主要表现为南太平洋东岸的洪涝和西岸的干旱。对于厄尔尼诺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非洲撒哈拉沙漠遭受洪灾?②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地区异常干旱 ③秘鲁沿岸洪水泛滥?④罗马夏季干旱,冬季多雨。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严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氟氯烃
C.二氧化硫
D.甲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氟氯烃化合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强烈消耗臭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