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区域差异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与前提。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示意图

材料二: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互补型工业关系和竞争型工业关系。下表为上图中B区域内9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
(注:S为某两省区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数值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A、B两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划分均与?有密切关系。(2分)
(2)A区域面积广阔,对甲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为甲地工业提
供?和?。(4分)
(3)B区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人们习惯称其为“????” (含
港、澳)。列举B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至少两种:?和?
(6分)
(4)结合材料二表格分析,与广东省存在强互补关系的省份有:?、?;与
海南省存在强竞争关系的省份有:?、?。(均只答简称)(8分)
(5)甲地区附近有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试分析该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6分)
2、综合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读图回答:
(1)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从资源角度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海域的西海岸是我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简述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比较图中A 、C 两地农业单产量的高低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千克,降到现在的1.6元/千克,降幅近3 O%。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材料三]?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1)简要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原因(从地形、气候、土壤、人口、工业等方面分析)?
(5分)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1分)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2分)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为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应该(? )。(双项选择)(2分)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年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低还是高?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4、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名称: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A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农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其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位于珠江三角洲,以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为主,并以此推动该地区的产业升级的城市是
[? ]
A、厦门
B、汕头
C、广州
D、珠海